垡头人讲垡头事(二)
日期:2019-12-13 来源:垡头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70年峥嵘岁月风雨兼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走过辉煌历程迎来崭新的时代。我们是追梦人,脚踏实地、奋斗不止;我们是记录者,生活的点滴、时代的变迁我们历历在目;我们是歌颂者,歌颂党、歌颂今天美好的生活。70年来垡头的发展天翻地覆日新月异。我们身边的人地物事也随着时间的流转变化万千。在垡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垡头的变迁记在心里,用朴实的言语致敬过去,表达对垡头对新生活的热爱。陪伴垡头成长的你们张占顺出生:1969年、年龄:50岁、双合家园社区乔清源出生:1953年、年龄:66岁、双合家园社区李满铁出生:1959年、年龄:60岁、双合家园社区赵双平出生:1949年、年龄:70岁、双合家园社区原继松出生:1958年、年龄:61岁、祈东家园社区冯瑞文出生:1964年、年龄:55岁、祈东家园社区魏智慧出生:1960年、年龄:60岁、祈东家园社区杨淑芳祈东家园社区奋斗在80年代,听听他们怎么说张占顺:我是1981年来染料厂上班的,铁路桥西边是变压器厂、北京玻璃二厂、北京染料厂,铁路桥东南是铁合金厂、北京焦化厂、化工厂。这些企业对环境污染严重,到了2003年开始陆续外迁。乔清源:最早咱们这是北京市化工区,2003年化工区开始进行环境治理,各个工厂开始陆陆续续地拆迁,对职工进行安顿,当时比如按工龄买断,或者给补助一部分钱。李满铁:垡头当时的道路也是非常窄,只有两辆车能错错位,人特别多,车开得也特别慢,工人下班时路变得更加拥挤,周边全是工厂,像染料厂、焦化厂等工业区,环境污染得厉害。赵双平:我们厂子从国贸拆迁了以后搬到通州去了,搬迁的这段时间正好是京通快速修路、断路,我们每天上下班就走这化工路,从垡头化工路到通州去上班。曾经的我们原继松:1990年,单位分的房子在天坛,一下子生活了20多年,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小房子里,而且两家人共用一个厕所,特别的不方便。 冯瑞文:我在天坛社区居住了19年,住在20多平米(使用面积)的房子里。 魏智慧:我在天坛生活了30年,住的一直是小简易楼,房子都已经陈旧了,上厕所是两家一个厕所,厨房也是两家一起用,非常得不方便。杨淑芳:我2017年之前一直在天坛住了有三十多年,共用厨房,共用卫生间,私搭乱建现象非常严重,安全方面让人很担忧。住进新家 开始新生活张占顺 :垡头变化最大的就是交通,公交车从单一的348路变成了多条路线,地铁7号线在去年也开通了,也有一所正在建的中医院,将来会极大地改善垡头的医疗条件。我们社区是新组建的,领导年轻化,工作人员年轻化,大家都愿意做这份工作,近两年我们社区满意度特别高。社区设有乒乓球室、唱歌室等,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每周的“婚姻角”老年人、年轻人都有参加的,“红娘组织”会定期公布成功牵手的名单;还有楼门护卫队、绿化护卫队、骑行宣传护卫队。社区倡导党员每天学习一小时,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设置党员学习积分。乔清源 :我们楼离7号线地铁口也很近,原来只有一条泥土路,现在都修成了泥板路。我以前骑自行车,现在学会了自己开汽车,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垡头的居住人口增加的越来越多,但是人与人之间都保持的比较和谐。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归社区党支部二支部管理,我们这儿有志愿者32人。只要有时间,都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干部对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环境治理也是常抓不懈。社区党支部也会定期组织理发、修车、捡垃圾、敬老爱老、上街巡逻、象棋比赛、扑克比赛等为人民服务的活动。李满铁 我在垡头这里工作了一辈子,我在2014年5月拿到房子钥匙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与感激。退休之后,我也加入了社区居委会志愿者队伍,经常一起组织、参加社区文明活动、党员活动等等。我现在就是尽我自己所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社区不管有什么活动,基本上都参加,尤其要支持双合家园郑书记布置的各方面工作。赵双平 双合家园是一个新建的社区,刚搬过来的时候,虽然开发商把小区周边盖了很多商业配套设施却迟迟不能开,但是垡头街道和双合家园的居室区居委会,给居民创造了很多方便条件,比如引进菜车,把附近新华联超市班车引入小区,免费带着居民到周边超市去买菜。我在社区从事生活家园志愿者服务活动,因为是老党员又被居民们推选为社区党委委员。我的网名叫“糖三角”。一提起“糖三角”大家一下子都恍然大悟似的,因为自从选了双合家园房子以后,我们成立了业主群。在处于施工的状态的情况下,我就总是秘密地进入工地,哪栋楼盖几层了,我随时拍,随时在群里发布进度。入住后又利用我的特长办了“双合家园社区生活报”。办报的宗旨就是社区人说社区,说的就是双合家园自己的变化,居民之间感人的事迹。原继松 :2017年7月23日正式拿到了祈东家园的钥匙。我是军人出身,又是共产党员,我更应该为社区多做点事情,帮助他们减轻负担,只要他们有呼,我必应。在祈东家园这个大家庭里,我好像有一种责任,维护我们家园的利益。金书记给党员开会经常说:“一点红不叫红,大家红才是红一片。”我们的党员确确实实的发挥了个人的积极能动性,比如说在创卫方面,大家一块去弄垃圾,很积极。冯瑞文 :2017年6月30日第一批拿到了钥匙。拿到钥匙那天,心情无比的激动,物业先给办手续,办了手续后,社区筹备组同志给我们领到休息室,给我们端来绿豆汤让我们在那儿休息,我们觉得垡头人相当热情,社区干部对我们特别好。天坛有六个社区,现在大部分都搬到这儿,大家都在一个院子里头,街坊邻里比以前更加互动,以前不认识的,现在也都认识了,以前认识的就更加熟悉了。2018年小区组织歌咏比赛,我们自发组织了合唱团,大家一起唱歌,一起交流,感到特别融洽,还自己作词作曲,谱写了一曲《祁东之歌》,迎着晨曦,我们一起向前,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魏智慧:2017年7月我从天坛社区进行了腾退,搬到了燕保祈东家园。小区里搭建了乒乓球台案、晾衣架、儿童乐园,而且还建了九年制学校。交通上有7号线焦化厂站;双合社区有个社区医院,离得很近,离朝阳中西医医院也不远;平时买菜都很方便,各方面都觉得特别好。今年5月19日,我爱人突发脑梗,右半身整个不能动弹了。当时我也没在家,正在外出旅游,都是我们这些老街坊及时把我爱人送到了天坛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恢复不到三个月,就已经能下地了。杨淑芳:搬迁到垡头,我分到了三居室,还是精装修的,拎包入住。由那么破的简易楼搬到这么好的房子里面,当时幸福感特别强。我对社区的服务是非常满意的,我们社区确实为大家做了很多事,为大家搭建便民直通车,有义务理发小组。我们刚来的时候我们那条路特别堵,今年社区跟街道还有物业做了一个围栏,禁止乱停车,路口那安了一个红绿灯,有协管,情况好多了。我们小区电动车非常多,街道规划了很多这种电动车充电桩。昔日这里是北京五大工业基地之一,国有化工企业聚集地,它为新中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垡头街道见证了新中国从无到有到走向强大,也见证了首都北京的改革与变迁。如今,我们追忆奋斗历程,继往开来、追梦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