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太阳宫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回迁村民享安全与便利

日期:2019-12-05 来源:太阳宫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外有太阳宫安馨花园,内有人脸识别门禁、360度视频监控、红外防盗报警系统等,居民还可人人有车位……这里可不是某高档商品楼社区,而是太阳宫乡回迁安置房小区——安新路6号院。日前,太阳宫村民回迁安置地已正式交房,小区里物业、安保、绿化设施等均已到位,村民们正装修新家,迎乔迁之喜。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太阳宫地区不断推进地区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除了高标准建成安新路6号院回迁小区外,还对圣馨家园回迁房进行技防改造,让村民回迁尽享便利与安全。与此同时,借助“小区管家联合会”制度,对辖区内芍药居14号院、西坝河北里15号楼等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未诉先办、一办到底”为民解难题,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回迁小区人人有车位 门口安装人脸识别、360度视频监控

    太阳宫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回迁村民享安全与便利

    今年63岁的原太阳宫村村民李凤琴,上个月刚拿到安新路6号院回迁房钥匙,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新房。她对记者讲述了上楼前的情景:“原先一到大雨天,我家那老房子就漏雨,胡同里泥泞,别提多难受了。”而谈起上楼后的生活,李凤琴脸上露出了笑容,“屋里漂亮不说,你看咱这小区多干净,旁边就是植物园,每天下楼溜弯儿,还能碰到好多老街坊,大家唠唠家常,甭提多开心了。”

    顺着李凤琴的指引,记者看到,刚刚入住的安新路6号院干净整洁,草坪、花坛应有尽有,中心区域还有一处休闲区,散步遛弯的居民络绎不绝。小区实施封闭管理,人车分流,按照1比1的比例配备车位,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车位。

    安新路6号院回迁房小区不仅有高颜值的外观,也有着较为先进的软硬件住宅设施。记者了解到,小区里安装了百余个摄像头,实现了360度无死角监控;在居民楼一层、二层、顶层和负顶层安装了红外防盗报警系统,并设有防高空抛物智能监控系统,遏制了高空抛物现象发生;小区门口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可以与公安数据中心对接,实现了异常监控的通报协查,车辆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进出小区的车辆号牌,车辆无障碍出入。小区还安装有电子围栏系统,居民刷卡进入小区,访客进出需进行身份登记。楼院通过一系列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最大限度确保居民居住安全。

    “本次办理入住的回迁房屋共340套,今年8月中旬开始办理业主回迁入住手续,村民们对回迁小区环境十分认可,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太阳宫地区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原太阳宫村紧邻京承辅路,村中有115个院落、户籍人口500余人。2016年开始进行腾退后,3年时间完成回迁,高标准建成了安新路6号院。

    除了安新路6号院,同为回迁小区的圣馨家园入住时间较早,为打造平安社区,全面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在2019年上半年也已试运行智能人脸识别系统。居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交信息,经审核后即可自助上传信息,实现智能通行;房屋承租人则通过物业人工录入人脸识别信息,取得进出权限。

    太阳宫地区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系统投入运行前,太阳宫社区、太阳宫派出所、流管办、物业等多家单位积极协调、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根据本市房屋安全使用及房屋租赁的相关规定,对出租房屋的租住人员信息录入数进行设定:一居室限录入3人、两居室5人、3居室6人,以此统计、管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使得楼院整体技防水平得到加强,小区居民安全感得到提升。”

    “小区管家联合会”助力社区治理 区域内小区、物业全部纳入管理

    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提升“接诉即办、一办到底”效率

    记者了解到,目前,朝阳区“一绿”一批6个试点乡1.98万农民全部完成转居工作,4个回迁安置房项目已有太阳宫、将台两处实现回迁。太阳宫地区作为朝阳农村城市化的排头兵,除了回迁小区外,还有大量的老旧小区。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地区成立了“小区管家联合会”,通过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调动各方管理主体、拉动各种社会资源、带动各类体制机制,探索出“法治、精治、共治”的老旧小区治理路径。

    记者了解到,太阳宫地区日前已成立“小区管家联合会”,在机关业务部门、社区协同配合下,通过拉网式摸底,将地区47个小区、73家物业全部纳入台账管理。建立了物业公司交流微信群,让大家在线上动起来、热起来,打通了沟通交流的渠道,由封闭不相往来到开放有来有往。同时,通过摸底,了解物业单位现状、需求、困惑和疑虑,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小区管家联合会”坚持问题导向,对12345市民热线反映的物业管理、服务问题,市民诉求中心平台统一调度,将相关案件发往社区网格员及“小区管家联合会”微信群,通过体系的对接,各方相互协同、共同办理,提升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同时,采取“一案双发”方式,起到举一反三、防微杜渐的效果。

    共商共治 多个老旧小区提靓换新颜

    “小区管家联合会”实践初现成效 未来将逐步推广

    “小区管家联合会”成立后,实际效果如何?太阳宫地区两个老旧小区的变化最能说明问题。

    地锁遍地、车辆无序、出门地锁绊脚、停车矛盾尖锐……这是此前芍药居14号院的日常景象。如今的14号院已经焕然一新,截至目前,共集中清理14号院内的各类私装地锁、地链200余个,统一清运停车位杂物30余车。

    其实,在2018年9月起,社区分步有序推进14号院治理工作。面对停车管理的诸多难题,地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和居民家中进行实地调研,沉入基层倾听民声,社区积极搭建多形式的共商共治平台,通过调动小区管家联合会,重点在物业服务管理领域调查研究,做到问题先发现、措施早制定。针对院内私装地锁、占车位等问题,社区4次吹响“集合哨”,地区平安建设办、城乡管理建设办、社区建设办、城管执法队、派出所等即刻报到、现场办公、集体会诊。

    老旧小区的治理,不仅需要专业力量的引入,更离不开党员、群众的全员参与。14号院党支部积极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并引导居民参与小区建设。现在,第二党支部会定期组织小区内的党员、群众开展不同主题的治理活动,和谐共享的氛围正在逐步建立。

    除了私装地锁、停车无序等问题,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也是地区尤为关注的问题。作为老旧小区典型,太阳宫地区西坝河北里15号楼,长期没有物业管理,大多数居民都希望改善小区环境,加强秩序维护,地区工委“未诉先办”主动协调,社区党委、居委会努力争取,通过“小区管家联合会”,成功引入北京朝阳家园物业管理公司代管小区物业工作,如今保安保洁上岗,院内停车有序,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我们将以西坝河北里15号楼小区为试点,不断摸索‘小区管家联合会’等地区独有的小区管理经验,逐步辐射全地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或失管小区的物业管理。”太阳宫地区工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太阳宫回迁小区、老旧小区治理,只是朝阳区农村地区环境提升的一个缩影。朝阳区委农工委、农业农村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以“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见成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调研课题,始终坚持以检视问题整改为牵引,结合区域实际举一反三,健全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推动农村城市化建设,为百姓民生谋福祉,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