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8年不懈耕耘 荒芜终变绚烂 因园结缘 园自同心

日期:2019-11-08 来源:望京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在南湖中园,有一处令小区周边居民羡慕的“精致”花园——“同心园”。从建造到花花草草的添置,都是234楼的108户居民和其他热心居民共同打造。

    4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一大群居民正忙于秧花、种草、移植芭蕉树、给树木浇水……眼前画面让人的心远离了闹市的喧嚣,仿佛来到“世外桃源”。

    “这里四季有花开,牡丹、芍药、金娃娃、凤尾竹、牵牛花,我们不出门就已经置身公园了。”说话的正是同心园建设者之一的赵长福,他走在同心园的林荫小道上,忍不住先和记者夸耀一番。他说,目前花园已经成为不少居民休闲的景点,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

    花园的走廊上、小广场随处可见绿植,几丛迎春花已经开放,垂柳也冒出了绿芽。优美的环境引来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自发“开荒” 初见模样

    “这里原来是一块杂草地和小菜地,或者说起初开发商想搞绿化的,但一直没搞起来,所以就杂乱无序,有的居民还想种菜。”张永忠介绍,这么一块好地,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每天看着里面乱七八糟,心里一直不爽。

    2006年的时候,麻风琴、赵长福、于祥、蒋生图、芦井慎、张永忠等人就有了想法,想在这里种上一些花花草草,几个老伙计一合计,大家一拍即合,这一想法也得到了社区党委的关注和支持。

    赵长福、于祥等6人顺理成章成了筹建这个花园的建设牵头人。他们找来工具,用铁锹、铁铲、镰刀、耙子等,将这块地上的杂草、垃圾、自家小菜园子清除掉,然后将地挖一遍,再弄平整。“大家虽然累,但为了自己以后住在这里舒坦,还是很开心!”

    花池子弄好了,但里面没有花草称不上是花园,时间长了还会被种上菜。赵师傅、于师傅就发动大家去“找花”,不管是有名没名的花草,只要好看,就移植回来,也有的是自己花钱买回来的。大家积极性很高,先后几个月时间,小花园里已经有了上百株花草、观赏植物:牡丹、芍药、桂花、石榴、鸡冠花、一串红、太阳花、紫荆花、玉兰花、牵牛花等大株植物。

    “什么花都种些,这样就可以保证这个花园从5月到10月月月都有花盛开。”参与种花的赵长福说。

    自画设计 渐成规模

    虽然说是种花,但是赵师傅说也不能瞎种,一定要种出美感来,还要搞好规划,“我先量了一下这片地的长宽,回家画了草图,设计好什么位置该种什么花,还规划用花摆出一些造型来。”老赵说。

    多次改进,这个花园就有了一个雏形,但是零零散散够不上规模。居民不时地加入进来,从别处搬运一些砖瓦石块来修建。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都很贵,大家就自力更生,从附近的拆迁空地捡来废旧砖头、板块,一点儿一点儿干。

    “除了老赵等6位老人经常来花园干活,还有楼里的居民也先后来帮过忙。”老赵介绍,这些人中,既是瓦工、木工、水泥工,也是总设计师,干活都不是雇的人。

    2008年奥运会举办前,大家开始在这里自发地种花美化环境,并在小区里捡石子、瓦片自修花坛,后又自掏腰包买花种苗,将其一点点装扮起来。

    蒋生图师傅说,“起初没想到能建成这样的规模,可后来越干越起劲儿,一在土里拨弄花花草草,竟又找到了当年劳动的感觉。看着花园越来越美,比丰收了还开心。就这样,同心园渐渐有了规模,大伙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

    自同心园成立后,居民经常周末在这里举行活动,增进了邻里感情,也让一些原本不认识的居民在这里结成了朋友,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同心园。

    年复一年 不断升级

    2008年奥运期间,社区要对小区进行绿化改造,社区党委对赵师傅、于师傅等人建造花园的工作加大了支持的力度,陆续从望京街道调配来一些盆栽,丰富了花园的花卉品种。同时,这几位老师傅又自己筹集资金,对花园进行了建造,增设了50多米长的花池,里面种满了各种鲜花。

    夏天下楼遛弯的人多了,他们看到楼下的老人总是蹲在小树下聊天,没有地方坐,就想着在树下砌几个桌椅坐着多好,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跑到建材市场买来沙石原料,和几个邻居一下砌了3张石台,看到老人们坐在石台上快乐地聊天,大家欣慰地笑了。

    2011年,老哥几个又自筹资金,增建了一个荷花池和芭蕉树,还建起了一个几十平米的大葫芦架,在绿地两边修建了两个月亮门,大家商量给小花园起名叫“同心园”,于是大家集资购置了两块“同心园”的金色牌匾,悬挂在花园的东门和南门上。

    到了冬天,担心有些花受冷,他们又带领大家建了花房,把花移近花房保温,来年春天再移出来。每次改造他们又是带头,又出钱出力,挑最重的活儿干,每天在花园里忙碌,除草施肥,浇水剪枝……同心园是小区的一景,居民天天在花园里聊天散步,欣赏美景。看到这些,他们比谁都高兴。

    “居民的笑容是最大的满足”

    8年来,老赵、老于等6人承担起同心园义务花匠,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对种草养花却十分慷慨,平日里节省下来的钱,毫不犹豫地置办同心园。

    “有人说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挣钱也不多,为何还出钱出力为社区种花种树。但每当我们看到邻居在花坛前赏花时露出的灿烂笑容,我们也就满足了。”赵师傅告诉记者,看到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居民们也纷纷加入到美化社区的行列中来,便觉得他们8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如今,每逢花开的季节,月季、鸡冠花、绣球花竞相开放,满院飘香。老人们早、晚没事时,经常在这花园里清理杂草、剪整花枝、捉虫子,将枯死的植株挖掉,重新移植一株补上。老人们还经常坐在这里聊天、下棋、打牌,大家都以有这个花园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