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文化驱动力 用书香助力城市发展

日期:2018-12-29 来源:平房地区

  
激发文化兴趣、打开文化视野,创造条件让人们更多地进入“文化场景”。十年的时间,朝阳区平房地区用书香助力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2月21日,平房地区举办“十年书香,浸润平房”演出活动,汇报十年来以“图书漂流”为品牌的全民阅读工作取得的成果。据统计,十年间,百姓捐书万余册,投稿创作3000余篇,开展文化活动3000余场,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现场:百人诵读 原创诗歌回顾十年漂流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首《春江花月夜》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营造了优美的意境,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韵味。当天,区文明办副主任吴晓曼、区文化委副主任马俊、区文明办未成年人科科长王峰、乡人大主席李登超、地区纪委书记王彩霞、组织委员施丽立、办事处副主任王建国、副主任刘建、著名词作家宋青松、宸冰书坊创始人宸冰以及机关科长、青年干部、地区书友协会会员、广大读书爱好者共计500余人参与活动。
本次演出,演员们的“中国风”造型吸睛无数,凸显传统文化氛围。演员们穿上汉服,伴随着一曲悠扬婉转的《琵琶行》翩翩起舞;地区太极爱好者手拿功夫扇、拂尘、太极剑在舞台上自信秀出太极文化;小学生们眼含热泪,一篇《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国家兴旺的美好愿景。
活动最后,地区合唱团、书友会员们带来吴海潮创作的诗朗诵《十年漂流,百里书香》。朗诵到高潮部分时,观众席隐藏的朗诵者,霎时站起来一同诵读,让在场的观众都震撼了一把,将整个活动推向了巅峰。“本次表演节目均出自辖区学校及协会文艺骨干,旨在突出地区文化氛围,号召更多人参与文化传承。”地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张素珍说道。
文化传承 五十位“文化之星”受表彰
十年间,与书为伴,平房地区见证了太多闪亮的瞬间,涌现出太多闪亮的百姓文化群星。活动中,李登超为宸冰颁发阅读推广大使荣誉。据悉,此次活动共对地区五十位“文化之星”进行表彰,现场为十名代表颁发奖杯。
这些人有传承家风文化的傅美生;有站上宣讲舞台,积极传播全民阅读理念的庞国英、宋亚宁;有扎根社区课堂,积极分享科学知识的科学小使者杨润天、孙权麟;有弘扬诗词文化,凝聚诗书画爱好者的文化领头雁鞠洪修;有笔耕不辍,文以教化、文以立德的百姓笔杆子王文藻、石占峰。他们活跃在平房文化传承的一线,“我们宣讲团旨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传播生活正能量,每年我们还到各社区开展宣讲,号召更多人养成阅读习惯,感受阅读的魅力。”国美宣讲团团长庞国英说道。
现场访谈 平房人话图漂十年
平房地区“图书漂流”十年影响了千千万万个家庭,此次活动设置了现场访谈环节,邀请居民代表、地区机关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图书漂流”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纪念“图书漂流”活动成功举办十周年,平房地区书友协会的会员们以《百姓平房》周报为平台,刊登各类文字稿件3000余篇。今年从中精选出100篇文章集结成册。“我们平房人不仅仅在阅读,而且在书写,我们把阅读中汲取的知识结集成文字进行推广,与大家一同分享读书的快乐。”地区书友协会会长吴长锋指出,“图书漂流”活动包含读书沙龙、知识竞赛、成语竞赛、新春楹联征集以及社区演讲等多种形式,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还是全身心、全方位地感知这个世界,启迪他人思想的过程。
国美家园社区居民傅美生,自1986年开始研究傅氏家族,历经20多年以一己之力用手书重修族谱《中华傅氏通谱》,其中第十一卷还被国家图书馆收藏。据傅美生介绍,修家谱的这些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他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通过修族谱知道先祖曾留下的家风家训。“虽然现在课业非常重,但我每天晚上也要读一两个小时的书,大概一两个星期就能读完一本。”孙子傅义腾说道。
王建国指出,“图书漂流”活动响应了国家号召,传承文化血脉;满足了老百姓向往文化生活的需要,用读书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同时这也是平房地区十年来城市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形式多样活动让百姓与文化接轨,将每场活动都办成一次滋养人心之旅。
成绩:“绿隔”试点 书香助力城市化
平房地区位于朝阳区中部,属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十年来,随着北京市的发展建设,平房地区进入了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都市国际化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环境改造易,思想进步难。在城市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如何让区域发展“软环境”不掉队,平房地区想到了读书。为了让阅读成为百姓生活的一种习惯,2008年12月,以引导和推进全民阅读,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增强群众幸福感为目标,地区启动了“图书漂流”活动。
一方面,鼓励、呼吁百姓多读书,并把自己的感悟心得分享到地区的媒体平台《百姓平房》周报,形成阅读分享的风尚。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带头,将闲置图书捐赠给基层图书馆室。10年来,各界捐书万余册,提升了图书馆室的藏书量和图书品质。同时,积极向区文明办、文化委争取支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地区各图书馆室共有藏书12万册。
地区将图书馆室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近百万元,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从无到有、从简至优,实现了各村、社区图书馆室、电子阅览室全覆盖。书友协会会员以及各村、社区的百名“书香邮差”志愿者队伍,面对面为读者推荐书籍、交流心得,地区图书馆室借阅量逐年攀升,年借阅量突破4万人次。
3000多场活动  受益群众10余万
每年以“世界读书日”和“图书漂流”周年为契机,平房地区打造了“一站到底”百科知识竞答、诗词、成语大会等乡居民熟知的“文化盛宴”,各种活动异彩纷呈。
另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影响力,平房地区创新打造“图书漂流岛”,开展读书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三进”活动,带动了辖区社会单位员工的广泛参与。十年来地区开展“图书漂流”活动3000余场,受益群众突破10万人次。
在此过程中,地区机关和各村社区涌现出一批叫得响的品牌活动,比如富华家园社区“悦读学社”、平房社区“楹联协会”、青年路社区国学班以及地区“青年在线”阅读分享会等。
 十年坚持推进全民阅读,有什么效果呢?王建国表示,地区文明文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的农民新村,出口成章的人多了,言辞粗鄙的人少了;在我们的公交站点,有序排队的人多了,随便加塞的人少了;在我们的路口,遵守交规的人多了,随意闯灯的人少了;在公园里,文明游园的多了,破坏环境的少了。”王建国说道,这些都是我们实实在在看得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