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来广营地区推进“三社一体化”,居民自治有队伍有规矩有智慧
“现在我们生活的社区,活动自己组织策划,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提起清河营中路社区,社区居民杨光远就赞不绝口,这都是“三社一体化”给社区带来的变化。
“三社一体化”是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三方力量融合,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导向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引入来广营地区清河营中路社区以来,让居民有拥更强的自治意识和民主意识。
自治有队伍
清河营中路社区成立于2015年底,下辖世华泊郡和城建N次方两个新建的高端商品房小区。社区居民结构和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
清河营中路社区自2017年开展“三社一体化”工作以来,建立了“三社一体化”项目组——“睦邻汇”,促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营造邻里守望、互助互学、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
“睦邻汇项目的开展有依据、有场地、有组织、有队伍、有内容,参与主体有层次。”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华说,项目开展前社区居委会对居民进行了需求调查,以社区科普活动室一室多用建立了“三社一体化”活动服务站,选举组织成员,建立20人的执行核心团队,其中中级社工师3名、初级社工师2名。
与此同时,招募了一支由30位居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专业的力量带动开展长期性的培训、运动会、读书慧、美食烩等活动,让辖区老中青群体百花齐放,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社区居委会成立了由居民代表、辖区企业和专业社工组成的7人理事会。居民自治项目是否可行、需要多少资金、效果怎样评估,都由理事会表决。每次理事会会议,7人围坐一圈,开展一场“头脑风暴”,让每次活动最大可能地符合大多数居民的需要。
工作有规律
在社区自治工作中,“睦邻汇”成为了居民与社区居委会沟通意见、表达想法、联络事务、参与活动、发挥作用的平台。“睦邻汇”在社区共享会客厅议事,这儿能为居民商量解决不少烦心事。
谈起这个共享会议厅,杨光远非常开心。他说:“这个共享会客厅是社区为居民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搜集、集中和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它实现了一厅多用,读书、议事、会客等活动都是非常棒的场所!”
杨光远曾经是聋哑学校的教导主任,在校期间也会做一些心理咨询。退休以后,社区有特殊人群需要进行咨询,共享会客厅便是他最好的会客场所了!
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水说:“这里还是个民主协商的平台,大家有活动就在这里商量策划,有决议也会在这产生。”
一年来,清河营中路社区活动自成体系,共涉及“读书慧”、运动会和“美食烩”三个系列近20场活动。他们会根据时间节点设定主题,把活动设计得不但精彩好玩,而且让居民收益满满。会把读书活动内化于心、把运动健康外化于行、把美食知识深化于脑。
社区居民杨光远说:“自从社区开展‘三社一体化’这一系列活动后,自己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有时甚至参与活动策划,这些不仅改变自己原本退休后单调的生活,而且在每次活动后都能收获很多!“
宣传有智慧
随着“三社一体”覆盖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打call”。70岁的社区居民张同顺就是一名宣传高手, 他在彩视平台上拥有40多万粉丝。张同顺说,他喜欢在网络平台上拍摄纪录短片,展示社区生活的精彩,同时给自己的晚年生活留下美好回忆。
去年开始,只要社区有活动,张同顺都会出席,每次社区活动视频都会被他剪辑成小短片发布到彩视平台,然后再转发到朋友圈、微信讨论组等,对活动进行宣传。参与活动的居民能在视频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没到现场的居民会被活动的精彩所吸引主动要求参与下次活动。
张同顺说:“社区活动充满了正能量,我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让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社区生活有多幸福多快乐!”
“三社一体化”是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三方力量融合,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为导向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引入来广营地区清河营中路社区以来,让居民有拥更强的自治意识和民主意识。
自治有队伍
清河营中路社区成立于2015年底,下辖世华泊郡和城建N次方两个新建的高端商品房小区。社区居民结构和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
清河营中路社区自2017年开展“三社一体化”工作以来,建立了“三社一体化”项目组——“睦邻汇”,促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营造邻里守望、互助互学、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氛围。
“睦邻汇项目的开展有依据、有场地、有组织、有队伍、有内容,参与主体有层次。”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华说,项目开展前社区居委会对居民进行了需求调查,以社区科普活动室一室多用建立了“三社一体化”活动服务站,选举组织成员,建立20人的执行核心团队,其中中级社工师3名、初级社工师2名。
与此同时,招募了一支由30位居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专业的力量带动开展长期性的培训、运动会、读书慧、美食烩等活动,让辖区老中青群体百花齐放,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社区居委会成立了由居民代表、辖区企业和专业社工组成的7人理事会。居民自治项目是否可行、需要多少资金、效果怎样评估,都由理事会表决。每次理事会会议,7人围坐一圈,开展一场“头脑风暴”,让每次活动最大可能地符合大多数居民的需要。
工作有规律
在社区自治工作中,“睦邻汇”成为了居民与社区居委会沟通意见、表达想法、联络事务、参与活动、发挥作用的平台。“睦邻汇”在社区共享会客厅议事,这儿能为居民商量解决不少烦心事。
谈起这个共享会议厅,杨光远非常开心。他说:“这个共享会客厅是社区为居民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搜集、集中和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它实现了一厅多用,读书、议事、会客等活动都是非常棒的场所!”
杨光远曾经是聋哑学校的教导主任,在校期间也会做一些心理咨询。退休以后,社区有特殊人群需要进行咨询,共享会客厅便是他最好的会客场所了!
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水说:“这里还是个民主协商的平台,大家有活动就在这里商量策划,有决议也会在这产生。”
一年来,清河营中路社区活动自成体系,共涉及“读书慧”、运动会和“美食烩”三个系列近20场活动。他们会根据时间节点设定主题,把活动设计得不但精彩好玩,而且让居民收益满满。会把读书活动内化于心、把运动健康外化于行、把美食知识深化于脑。
社区居民杨光远说:“自从社区开展‘三社一体化’这一系列活动后,自己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有时甚至参与活动策划,这些不仅改变自己原本退休后单调的生活,而且在每次活动后都能收获很多!“
宣传有智慧
随着“三社一体”覆盖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打call”。70岁的社区居民张同顺就是一名宣传高手, 他在彩视平台上拥有40多万粉丝。张同顺说,他喜欢在网络平台上拍摄纪录短片,展示社区生活的精彩,同时给自己的晚年生活留下美好回忆。
去年开始,只要社区有活动,张同顺都会出席,每次社区活动视频都会被他剪辑成小短片发布到彩视平台,然后再转发到朋友圈、微信讨论组等,对活动进行宣传。参与活动的居民能在视频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没到现场的居民会被活动的精彩所吸引主动要求参与下次活动。
张同顺说:“社区活动充满了正能量,我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让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社区生活有多幸福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