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声音 | 扩车棚、安充电桩,小区电动自行车“有地儿”安排了!
近日
新街坊第二社区北苑5号院五区的
居民们欣喜地发现
电动自行车现在是
既有地方充电、又有地方停车了
12组充电桩落地
跟无处充电说拜拜
早期,北苑5号院五区院内可用空间狭窄、原有电路承载能力有限,双重制约下,区域内未配备合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居民日常为电动车补能的基础需求难以满足。紧邻小区的北苑便民菜市场内、佳兴园西门的快递驿站,也面临着“多群体充电需求”的叠加压力,穿梭在周边街巷的配送小哥,还常有临时补电的紧急需求,却无固定充电点可寻。
新街坊第二社区接到居民诉求后,第一时间向地区平安建设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多方协调与实地勘察,最终选定汇晨老年公寓东侧的一处闲置空地建设公共充电设施。
项目不仅新建12组共24个充电桩,还配套了3组换电柜,全面覆盖社区居民、菜市场商户及新就业群体的充电需求。
车棚向外扩建25米
跟车位紧张说拜拜
新街坊第二社区党委书记燕娟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辖区是否还存在类似问题。除了充电难?是不是还有“其他难”?
社区发现,佳兴园小区604号楼东侧原有车棚容量已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导致604号楼前等公共区域乱停乱放现象频发,影响居民通行,新街坊第二社区主动作为,将此事列为重点工作议题。
新街坊第二社区服务站站长李妍
我们通过征集居民意见并多次联合物业实地勘察,与首华物业公司共同制定了科学可行的车棚扩建方案。
社区决定将佳兴园小区604号楼东侧的自行车棚工程在原基础上向北延伸25米,进一步扩充电动自行车的停放空间。新建成的车棚结构牢固,内部路面硬化并规划了清晰的停放区域,让居民车辆免受风吹日晒,居民为此频频点赞。
这种“全群体、全场景”的需求思考,避免了“解决一个问题,冒出另一个问题”的漏洞。
新街坊第二社区工作思路的核心,是把“充电难”“停车挤”“安全问题”看作“一题三问”——充电问题如何破?停车困局怎么解?安全防线怎么筑?最终让“一个方案”同时答好“三个问题”。通过社区、物业、居民联动机制,共同解决社区民生痛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