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街道:潘家园东里社区张山 以党员担当助力改造,用实干温暖邻里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更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在潘家园东里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进中,有这样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总在为邻里需求奔走。他用49年党龄践行初心,成为邻里间最信赖的“老张”——他就是潘家园东里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张山。
在潘家园东里社区,提起“老张”,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退休后,他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信条,用一件件接地气的实事,成为邻里信服的榜样。
“加保温层会不会影响采光?”“改造后还会漏雨吗?”“施工中会不会有噪音扰民?”改造伊始,越来越多的声音出现在居民群里,张山作为深耕社区多年的“老书记”,他想:“大家有疑惑,是因为对改造工程的不了解,我得做这个传话人。”
于是,他主动承担起线上宣传员的工作,在居民群内进行“动态播报”,谁家有怨气,他耐心听;谁家有难题,他记心上。实实在在打通“连心线”的“最后一米”。
改造过程中,张山始终以党员的责任担当,主动助力社区化解民生难题,用“多上心”为社区工作添力、为居民生活解忧。今年七月,张山在小区内散步时,偶然听到几位居民闲聊,提及近期降雨后家中窗户出现渗水情况,没有等待居民主动上报,他第一时间前往社区,将听到的居民诉求详细、清晰地反馈给工作人员,并结合自己对小区房屋情况的熟悉度,为社区快速精准掌握情况、制定处置方案提供了有效参考。
为助力问题高效解决,他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居民的优势,主动牵头引领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上门,实地查看居民家的漏雨情况,为社区后续对接施工方、制定维修方案提供了精准依据。与此同时,他还及时向居民同步社区的处理进度,搭建起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最终,在社区的统筹协调和他的积极协助下,施工方顺利完成玻璃胶密封与防水处理,彻底解决了居民的漏雨困扰。居民们纷纷表示:“多亏老张有心,把我们随口说的事放在心上,还主动帮着对接社区,让问题解决得又快又稳!”
老张深知,老旧小区改造仅依靠社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凝聚起更多的合力,才能让居民更加了解改造、支持改造。为此,他在居民群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改造的好处和流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居民打消顾虑、理清疑问,让居民从“不了解”变成“主动支持”。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老张的引领下,第三党支部成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红色助力”,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建设中,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改造工程在邻里互助的温情中稳步推进。
“我入党49年,从单位到社区,岗位变了,但党员的身份没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变。能为大家做点事,发挥余热比什么都幸福。”张山常常这样说。
这就是张山,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践行初心,用默默奉献温暖整个社区,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