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共商共治焕新颜
五和行动·和力焕新行动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城市更新宛如一场关乎城市未来走向的深刻变革,是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之举。2025年,和平街街道以“五和行动·和力焕新”为强劲动力,发布《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锚定“宜居、创能、美丽、韧性、友好、数智”六大核心定位,以200个焕新项目为有力笔触,精心描绘和平街的未来蓝图。
“以前下雨天出门总得小心翼翼,现在路面平整又干净,排水也畅快多了,出门再也不用操心积水啦!”和平街十四区19号楼的居民王阿姨站在焕然一新的楼前满脸喜悦地分享着改造带来的便利这场由党建引领的共商共治改造行动让这座老旧居民楼迎来了新面貌——
背景难点民生痛点亟待破解
据了解,和平街十四区18、19号楼建成于上世纪,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岁月在其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面临路面破损、排水不畅、电动车停放无序、充电设施缺乏等诸多问题。
楼内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与裂缝随处可见,居民出行时常常需要“眼观六路”,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绊倒。这些问题,成了居民心中的“急难愁盼”。
议事协商党建引领共商共治
面对这些民生痛点,街道党工委打造“和我议”议事协商品牌,以“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为核心理念,将治理“话语权”交到居民手中。社区党委组建“改造议事会”,联合物业单位、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历经多轮实地走访、专题会商,精准打磨出贴合实际的科学改造方案,并借助“吹哨报到”机制联动多部门协同发力,为改造工作打通了关键堵点。
改造中,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协调华表公给予资金支持。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与党员志愿者逐户沟通,解读方案、解答疑问,消除居民顾虑。针对车棚内居民杂物处理难题,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分类整理、妥善安置或统一清运,避免矛盾。最终,经近40天施工,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改造成效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原本破损的路面被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覆盖,变得平整而美观;排水系统经过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排水效率;全面修复楼顶防水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漏雨问题;楼道墙面全面清理和重新粉刷,彻底改善墙面陈旧问题;新建的标准化电动车车棚不仅外观整洁,还配备智能充电装置,让车辆停放更加有序,充电更加便捷。
后续,街道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强日常巡查与维护,引导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环境建设,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改造成果。
面对十四区18、19号楼的新面貌,居民们纷纷点赞:“现在停车方便多了,环境也整洁美观,心情都跟着好起来了。”
200个焕新项目,是和平街街道对城市更新的庄严承诺;“宜居、创能、美丽、韧性、友好、数智”六大核心定位,是和平街迈向未来的坚定步伐。在“五和行动·和力焕新”的激昂号角声中,和平街街道正以无畏的勇气和磅礴的气势,向着城市更新的高地奋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