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街道:城市更新进行时 600米道路焕新
城市更新,改的是环境,聚的是民心。以精细施策点亮生活愿景,用共建共治绘就城市更新画卷,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潘家园正一步步兑现“宜居梦”,让每一处焕新都生长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住松榆西里北社区建工小区75岁的云奶奶笑着说:“以前的路面坑坑洼洼,出行很不方便。如今,道路经过重新修整,切切实实帮我们解决了出行不便的问题。”
这座有着35年房龄的老小区,1434户居民中近三成是像云奶奶这样的老年人。小区的两条主路,是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年代久远路面早已布满龟裂与凹陷,给老人、孩子出行带来不便。
要解民生难题,先听群众心声。松榆西里北社区主动征求居民意见,先后三次组织“圆桌会”,邻委会成员、党员及居民代表围坐一堂,从“哪段路坑洼最严重”到“修复优先级如何排序”,居民们各抒己见,社区工作人员逐条记录建议,最终梳理出12条关键意见,成为后续制定修路方案的“指南针”。同时,社区“吹哨”城市管理办公室,经过多次实地踏勘,最终确定施工方案。
施工前夕,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群中发布通知,提前告知具体时间与范围,提醒居民注意出行安全。
今年7月,伴随着沥青摊铺机的轰鸣声,修路工程正式开工。为不影响居民出行,施工队特意避开早晚高峰,将作业时间定在工作日8点至11点、14点至17点。同时街道充分发挥物业联盟作用,联合嘉亮物业每天驻守现场,从沥青铺设厚度到路面平整度,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核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自来水管道年久老化,此次修路前,社区还联合自来水集团对该条道路的自来水管道进行更换。
经过26天紧张的施工,这条600米的道路顺利完成铺设,道路上的停车位也重新进行了施划。原本凹凸不平的路面变得格外平整,曾经一到雨天就积水漫脚的路段,也彻底没了积水困扰。王叔叔踩着平整的路面遛弯,笑着跟路过的邻居感慨道:“现在出门再也不用绕着坑洼走,下雨天也不怕积水漫脚了,这路修得太合心意了!”脸上满是满意的神情。
居民代表特意为街道、社区、嘉亮物业送上了写着“三方携手开新路,旧洼今朝变坦途”的锦旗表达心中的感谢。“这面锦旗不是给哪一个人的,是给所有把我们居民的事放在心上的人!”居民代表的话,说出了千余户居民的心声。
600米的道路不长,却丈量着基层治理的温度;26天的工期不短,却装满了为民服务的真情。这条崭新的道路,不仅打通了居民出行的“堵点”,更成为城市更新工作中老旧小区“微改造”的生动注脚,它印证着“民生无小事”的治理初心,也让“老小区焕新”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居民触手可及的生活变化。
下一步,街道将围绕基础设施升级、公共空间优化等重点领域,让更多老小区在城市更新中留住烟火气、焕发新活力,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