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装窗纱、修凉亭,芳园南里小区居民幸福感飙升
芳园南里小区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公共区域设施问题逐渐凸显水岸家园社区聚焦居民“急难愁盼”精准启动“水岸365·幸福芳邻计划”为所有楼道安装窗纱、修缮粉刷凉亭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举措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悄然升级.
“楼道窗户没有窗纱,夏天蚊虫往里钻,春天飞絮飘进来,确实让人头疼。”今年夏天,水岸家园社区的社工在入户走访时,芳园南里小区2号楼居民反映楼道纱窗缺失的“痛点”。社工接到居民诉求后迅速响应,经过实地摸排发现,小区4栋楼25个单元几乎都存在纱窗缺失问题。
据悉,芳园南里小区是国营厂家属院,物业为“三供一业”管理模式,仅能提供公共区域基础服务,且小区没有公共维修基金,设施改造面临现实难题。社区党委迅速行动,组织小区院委会召开议事协商会,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建议。除窗纱问题外,居民还普遍反映小区内4座木质凉亭出现干裂、漏雨等现象,亟需维修翻新。
为破解小区设施老化、基础设施功能不全问题,社区党委最终商议开展“水岸365·幸福芳邻”计划,通过“党员楼门长+居民骨干+社工”的专业服务组合,一方面为所有楼道安装兼具防蚊、防尘功能的塑钢材质纱网,另一方面对老旧凉亭进行粉刷修缮,靶向解决居民最关切的实际难题。
今年7月初,小区“楼道守护”行动正式启动。社区广泛动员组织居民、物业、社工依次对4栋楼的楼道进行清理,包括清理堆物堆料、打扫楼道卫生、擦拭扶手、清理窗户污渍等。居民积极响应,物业全力配合,大家备好清运车、清理工具,一起动手进行楼道“美颜大战”,为后续安装窗纱创造整洁环境。
为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和自治积极性,社区还创新推出“最美楼门”评比机制,评审团根据“整洁度、安全度”对每个单元进行打分,按照分数高低确定窗纱安装顺序。“咱单元凭借零杂物、超整洁的亮眼表现,获得‘最美楼门’称号。这纱窗是大家一起劳动挣来的,以后肯定得好好维护!”住在4号楼1单元的蔡阿姨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安装过程中,社区还邀请居民参与帮忙,学习安装技巧。安装工人紧锣密鼓地推进安装作业,将定制好的窗纱装精准嵌入窗户槽。7月24日,小区4栋楼125扇窗纱全部安装完毕,崭新的纱窗不仅提升了楼道“颜值”,更实实在在解决了居民的困扰。“有了窗纱不仅能防护蚊虫,日常通风也方便,太感谢社区了。”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小区“凉亭守护”行动紧随其后火热展开,这4座凉亭建成约10年,因长期日晒雨淋和年久失修,早已出现掉漆、干裂、漏雨等问题,渐渐成了居民“不愿靠近的角落”。为了让居民休闲纳凉的重要场所焕发全新光彩,社区积极动员居民、物业、外卖小哥等参与动手粉刷凉亭,同时贴心准备了手套、口罩、罩衣等防护用品。现场,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仔细为凉亭每一处角落刷上防腐防潮油漆。粉刷结束后,维修工人又对破损顶部进行修补,进一步延长凉亭使用寿命。
经过一番改造,原本破旧的凉亭变得光滑平整、色泽鲜亮,重新焕发出古朴典雅的气息,不仅提升了小区颜值,更再度成为居民议事、日常交往、休闲娱乐的“暖心客厅”。“以前凉亭又破又漏,没人愿意来,现在我们老年人每天都来这儿聊天休息,坐着舒适多了。”居民欣喜地表示。
此次“微更新”不仅改善了小区人居环境,更唤醒了居民的“家园意识”。水岸家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的“急难愁盼”就是社区工作的“着力点”,接下来,社区还将以“红色引擎”推动小区治理,陆续推进公共绿地修整、集中晾晒区打造、破损墙面修缮等工作,用“绣花功夫”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居民幸福感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