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盘”出来的216个车位!看呼北街居民的停车自治指南

日期:2025-09-08 09:04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呼家楼街道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在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呼北街小区,一场由居民共同参与的“停车优化行动”悄然落地——新增159个固定车位、整合57个错时共享车位,让这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告别“停车难”!今天,我们带您走进这场“民意主导、多方共治”的社区治理实践,看老小区如何用“绣花功夫”破解民生痛点。

01

老小区的“停车困局”

呼北街小区位于呼家楼街道中心北侧,总占地0.1平方公里,东至金台西路、西接东三环北路、南邻呼家楼北里、北靠朝阳北路。作为1980年代建成的典型居住型小区,这里12栋居民楼、1230户家庭、2751位常住人口,却因楼院分散成5个独立院落,停车资源严重不足。“下班回家绕三圈找不到车位”“早上急着出门被堵路”成了居民最头疼的日常。

02

居民当家作主破难题

面对停车难题,呼北社区党委没有“一刀切”,今年2月份开始“分楼分院”召开居民议事会。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代表围坐一堂,听需求、算车位、画路线——有的院落调整绿化带腾出空间,有的利用边角地改建生态停车场,还有的通过“错时共享”将周边道路资源“盘活”。

居民议事会

经过多轮民主投票,最终形成“一院一策”的停车方案:在呼家楼北街、呼家楼西路、呼家楼西路南街三条道路实施“错时停车”,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赞同。

03

159+57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方案落地后,小区新增固定车位159个,错时共享车位57个,总计释放200个停车资源!如今,走进呼北街小区,曾经随意停放的车辆有序归位,院内行车路线清晰规划,出入口增设的减速带和指示牌让安全系数大幅提升。

居民张阿姨感慨:“以前停车靠‘抢’,现在靠‘管’,不仅车有地方停,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

04

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

这次停车治理的成功,关键在于“居民议事会”的民主实践。社区没有“替民做主”,而是“让民做主”——从车位规划到收费标准、从管理规则到监督机制,每一步都由居民共同讨论决定。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让政策更接地气、执行更有底气。

从“停车难”到“停车安”,呼北街小区的蜕变是呼家楼街道以民生为导向、扎实推进社区治理的生动体现。未来,街道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小切口、大民生”的治理项目,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幸福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