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深耕本土 精育督导|聚焦实务提能力 实景课堂促成长(二)

日期:2025-08-28 13:38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来广营地区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继“正面管教家长成长小组”

为地区本土社工督导带来生动的

实景教学后

来广营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本土社工督导“实景课堂”再添新篇

实景课堂依托清苑路第三社区社工暖心服务开展,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孙莹、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副教授孙江涛两位专家督导全程指导,地区本土督导团队12名成员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研究生团队沉浸式参与。

温情回望岁月

“长者自我效能提升小组”五阶成长路

作为针对老年群体的经典社工干预模式,“长者自我效能提升小组”通过三周五期的专业服务,不仅为社区老年人搭建起重构生命意义的平台,更让12名本土社工督导在老年人服务场景中深化实务认知,完成从“知”到“行”的又一次进阶。

此次活动是社区专为老年群体量身定制的专业性服务,小组以“生命回顾+自我赋能”为核心,通过运用回忆疗法、小组动力学等专业方法和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引导老年组员在时光回望中重拾情感共鸣,进而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也为督导团队提供了老年服务全流程的实务参照。

1

第一节:初识小组?年代记忆共鸣

活动内容:以“建立联结—深化体验—形成共识”为主线,通过破冰相识、“年代大富翁”主题互动、共定契约等环节,引导老年组员在回忆分享中强化情感共鸣,小组动力有效激发。

2

第二节:重温童年?儿时乐趣之旅

活动内容:围绕“唤醒童年记忆—强化互动联结—凝聚团体意识”,借助旧时零食、娱乐图片唤起回忆,通过翻花绳、扔羊拐等童年游戏深化情感联结,专业社工灵活运用对焦、鼓励技巧引导分享,组员从投入游戏到坦诚分享,互动频次显著增加,团体包容感与归属感持续增强。

3

第三节:职业变迁·找寻职业记忆

活动内容:以“激活身心状态—唤醒职业记忆—深化协作共识”为主线,借“回忆往昔职业”环节引导分享职业经历,依托“工厂攻坚”主题拼图促进协作,以老照片展示推动故事分享,专业社工引导到位,组员在互动中强化认同,凝聚自信与感恩。

4

第四节:困难应对·人生智慧闪耀

活动内容:围绕生命回顾与价值提炼,通过短片《我的人生难题》引发跨龄共鸣,引导老人用彩笔绘制“生命故事”图谱,在“价值勋章?我的人生智慧卡”环节提炼应对挑战的核心品质并分享,组员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

5

第五节:未来之光?希望之树常青

活动内容:聚焦“回望过往温情—凝聚未来期许—巩固团体共识”,通过暖场游戏、绘制心愿果实、播放前期视频、分发照片、颁发荣誉证书等环节深化情感联结与自我认同,专业社工娴熟运用鼓励、摘要技巧,组员全程投入,从游戏互动到心愿分享,情感共鸣持续升温,在回望与展望中强化自我接纳。

督导

专家督导陪伴复盘

解锁老年服务“专业工具包”

与“正面管教家长成长小组”相同,“长者自我效能提升小组”每节活动结束后,孙莹教授、孙江涛副教授两位专家督导即时组织本土督导团队开展深度复盘,以“实践—反思—提炼”的模式,将具体服务场景转化为系统专业方法。

复盘过程中,12名本土督导依次拆解每场活动优势与不足,为下节活动流程优化及整体服务成效提升提供参考,专家则聚焦老年群体适配性与专业方法,提出诸多坚守“服务对象为本”的实用性建议,如冷场“沉默应对技巧”、打破次团体方法;明确游戏“治疗性媒介”定位,强调活动后“意义提炼”;指导小组中后期技巧,如发言限制、单主题设计、精准提问;阐释多元有效参与形式,介绍身体姿态控时、适时放弃追问等维护团体动力方法。这种“即时复盘+精准指导”的模式,让本土督导团队跳出“只看表象”的局限,深入理解老年服务背后的专业逻辑,将零散的观察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具包。

双组实践总结

构建本土督导培育 “实景样板”

从“正面管教家长成长小组”到“长者自我效能提升小组”,来广营地区以家庭教育、长者服务两组特色服务为载体,构建起“实景观摩+复盘提炼+实地实操”的渐进式本土社工督导培育模式,实现了“服务群众”与“培育督导”的双向赋能。

能力突破

督导团队掌握家长服务“工具卡运用”、老年服务“怀旧唤醒”等实操技巧,实地担任主带/辅带社工,破解“指导一线隔一层”难题;

成果沉淀

形成《正面管教家长成长小组》《长者自我效能提升小组》两套实务工具包,含方案、流程、技巧等内容,为标准化服务推广奠定基础;

模式创新

以真实场景为“课堂”、专家为“导师”、实践为“教材”,打造“服务—培育—赋能”闭环,破解督导与基层实务脱节问题。

下一步,来广营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以此次小组实践为起点,持续深化本土督导培育,构建专业社区社工服务体系:

1

实战培育提质

强化督导能力进阶,定期开展针对社区治理、“一老一小”服务等不同群体需求的实景课堂,拓宽督导的服务领域认知,培养“一专多能”本土社工督导;

2

成果转化扩面

推广“标准化小组落地行动”,依托已形成的两套实务工具包,陆续在各社区落地由本土社工督导全程指导的实务小组,同时动态优化工具包;

3

质量评估保障

建立“督导带教质量+服务效果”双评估体系,通过社工满意度、服务对象获得感等调研,优化督导培育内容与服务流程,真正实现“以督导专业度提升服务精准度,以服务精准度增强群众获得感”,为社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