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深耕本土 精育督导丨聚焦实务提能力 实景课堂促成长(一)

日期:2025-08-25 17:14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来广营地区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如何破解社工督导与一线实务脱节的难题?如何让本土督导精准赋能基层服务?来广营地区以两组社会工作服务特色活动为“实景课堂”给出了生动答案。

近期,地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新深化本土社工督导培育模式,通过“实景观摩+复盘提炼+实地实操”的渐进式培养路径,为12名本土社工督导量身打造了一条从“知”到“行”的小组实务精进之路。三维培育模式让督导在实景中“沉浸式”成长全流程实景观摩,直击实务内核本次实景课堂以清苑路第三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为阵地,精选“正面管教家长成长小组”、“缅怀疗法老年人效能提升小组”两个特色社工服务小组作为实践载体,特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孙莹、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副教授孙江涛两位专家督导全程指导,地区本土督导团队12名成员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研究生团队沉浸式参与,从活动筹备时的方案打磨,到五场小组活动的流程推进,再到现场互动中的细节观察,督导们近距离捕捉一线社工带组时的沟通技巧、危机应对、氛围营造等关键环节,深入掌握小组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为精准指导积累“第一手素材”。

活动虽已落幕但专业成长的火花已悄然点亮后续专业服务之路先来一起看看我们的正面管教家长成长小组吧

第一节:爱之初·初识家庭管教活动内容:以破冰互动与自我介绍促进组员熟悉,通过共同制定小组契约明确规范;围绕常见育儿难题,对比分析严厉型、骄纵型及正面管教三类管教态度差异,阐释正面管教五大原则;邀请社区心理专家志愿者结合儿童成长阶段心理特点进行专业解读。

第二节:爱之言·再识正面管教活动内容:以“小风吹”游戏热身,围绕“孩子不肯刷牙”引出“和善而坚定”核心理念;通过“卡牌对对碰”解析正面管教工具卡,并结合家庭实际育儿场景开展情景模拟,强化家长对正面管教理念的理解与运用。

第三节:爱之语·有效运用鼓励活动内容:本节活动由本土督导担任主带和辅带社工,以“优点轰炸”唤醒家长正向观察视角,通过撕纸游戏传递平等沟通重要性;围绕具体场景实践“描述行为+表达感受 +肯定努力”鼓励公式,破解“表扬依赖症”。

第四节:爱之切·不良行为修正活动内容:通过“便签墙晒烦恼”解读孩子行为背后需求,“情绪垃圾桶”游戏帮助家长释放压力,“情景小剧场”还原日常场景,家长经角色扮演直观认知孩子错误行为;最后借助错误目的表明晰儿童四类行为的心理逻辑与应对方法。第五节:爱之久·日常惯例表活动内容:通过“握拳”角色扮演、“情境再现”探讨矛盾解决思路,核心环节“制作日常惯例表”让家长感受孩子参与制定的重要性;活动尾声,通过视频回顾五期活动历程,颁发荣誉证书,家长们写下收获与计划并踊跃分享。整场活动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各组讨论深入,分享环节共鸣强烈,为督导实景课堂提供了小组收尾阶段的生动实践范例。

专家陪伴式复盘,提炼方法论每场活动结束后,孙莹教授、孙江涛副教授两位专家督导立即组织本土督导团队开展深度复盘。从破冰游戏设计是否紧扣“促进组员联结”目标,到工具卡运用如何贴合家长实际需求;从社工过度自我分享的规避技巧,到“先完成、再精进”的实务推进逻辑,专家带领本土督导团队成员逐项拆解实践中的亮点与短板,剖析问题根源并形成解决方案。这种“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让督导们将零散经验上升为系统方法论,明晰了“互动成长是小组工作核心”“督导需聚焦一线需求”等关键认知。实地实操转化,强化实战能力培育模式的核心在于“从知到行”的跨越。在第三阶段活动中,本土督导直接“上阵”,担任小组主带与辅带社工,独立完成“有效运用鼓励”等环节的策划与执行。从设计“优点轰炸”互动环节,到引导家长实践鼓励公式,再到把控分享环节的时间与节奏,督导们在真实场景中直面挑战,将观摩与复盘所学转化为实操能力,扎实积累一线服务经验。从“理论懂”到“会指导”的跨越对督导者来讲,直接服务是基本能力。经过系统培育,本土督导团队实现了能力的多重突破。在认知层面,深刻理解了小组工作从启动到收尾的全流程逻辑,掌握了工具卡运用、正向反馈实施等可操作技巧;在方法层面,学会了从活动设计、动力维护、风险应对等维度精准指导一线社工;在成果层面,提炼形成了《正面管教家长成长小组服务》可复制工具包,为下一步社区推广小组标准化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与培育的督导表示:“以前指导一线总觉得‘隔一层’,现在通过实景课堂,知道了社工带组时的难点在哪,该从哪些细节去帮他们优化,指导更有底气了。”“三个一” 行动 推动督导效能落地下一步,来广营地区将以此次实景课堂为起点,推动本土督导团队全面督导自身所在社区及结对社区社工服务站,通过“三个一”行动深化培育成果:

每个社区至少落地一个由督导全程指导的实务小组(如家长成长小组、儿童支持小组等);

每月开展一次“督导带教日”活动,现场解决一线服务难题;

定期更新一批实务工具包,结合社区需求动态优化内容。

同时,建立“督导成长档案”与“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以“实战带教+即时复盘”的方式,推动督导培育与实务提升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以督导专业度提升服务精准度,以服务精准度增强群众获得感”,为构建专业高效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