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 灭成蚊 防叮咬——常营地区召开蚊虫防制培训会
为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宣传,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应对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升基层病媒防制技能,筑牢社区蚊虫防制工作网底,近日,常营地区组织召开蚊虫防制培训会,各社区、物业公司共70余人参加。
工作人员通过讲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规范,明确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各自承担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责任与内容,并对市级蚊虫控制工作暗访情况进行通报,她指出要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动社会力量强化环境治理,清除病媒孳生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病媒生物防治老师从公共区域病媒生物防制必要性、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法、公共区域病媒生物防制措施三个方面,普及防蚊灭蚊好方法、好措施,强调清理孳生地的重要性,各部门、单位要坚持专业防制和群防群控相结合,消除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筑牢人民健康屏障。
在此,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从清理房前屋后、阳台院落积水做起,共筑无蚊健康家园!
一、环境治理
通过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勤换水,能有效减少蚊虫孳生地,具体措施有:
1.翻盆倒罐,清除工作生活环境中各类闲置无用积水,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托盘、地漏、泡沫箱、闲置的缸罐盆桶、泡沫箱等处积水。暂时闲置不用的容器应翻转倒放避免积水。
2.清除各类卫生死角和垃圾,包括绿化带内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等易积水容器。
3.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加盖严密,或每5-7天换水1次,养花晒水和空调水的收集容器要加盖或定期清理。
4.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防止蚊幼虫孳生。
5.轮胎要整齐叠放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
6.公园、学校、园林景点、单位等环境中的树洞、竹筒、石窝等要用灰沙堵塞或其他措施使其不积水。
7.各单位定期检查清除各类地下管井内积水,如无法清除时,定期施放灭蚊幼剂;各类建筑物的屋顶要定期疏通清淤避免积水。
二、物理防治
家庭、单位、学校、工地等人员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纱门纱窗与蚊帐的网眼要足够小,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少量蚊虫可用电蚊拍杀灭。
三、生物防治
1.水生植物种植用的大型盆缸、湖泊、池塘、喷水池、稻田等可通过养鱼灭蚊,但应根据动物检疫许可及饲养条件引入合适的鱼苗种类。
2.对于各类市政管井、地下室及人防工程、消防水池等无法清除的临时性水体及容器,可投放苏云金芽孢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或者其他生物灭幼剂。但要避免影响蜜蜂、家蚕、鱼虾和水源。
四、化学防治
对于无法或不宜清理的积水可选用灭蚊幼剂进行处理。
成蚊密度较高时,专业防制人员可采用滞留喷洒与空间喷雾技术进行控制。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居室内,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