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光照亮左岸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
左岸的梧桐树梢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
已在这片充满人文温度的
土地上悄然生根
而左岸也通过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将文明浸润于居民生活的生活之中
在这里
历史与未来对话
传统与创新交融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
文明实践正书写着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红色印记·时光隧道里的初心之旅
街道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矩阵
社区党员们走进"左家庄记忆馆"
触摸斑驳的搪瓷缸、粮票等老物件
居民们用毛笔书写对先烈的敬意
一封封手写书信化作文明传承的接力棒
在时光长河中传递信仰之光
三源里社区
在百年文学长河中汲取红色力量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血脉,在百年文学长河中感悟信仰力量,近日,三源里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前往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展参观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居民近距离感受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与时代价值。透过一件件充满生活气息的物件大家仿佛触摸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脉搏,感受到了文学的温度,也了解到了那些伟大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
通过此次活动,居民们直观了解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认识到红色文学在人民革命中发挥的凝聚思想、激励奋斗的重要作用。
曙光里社区
城迹探秘,治享未来
8月5日,曙光里社区党委组织60余名辖区居民志愿者走进北京市档案馆,开展"城迹探秘,治享未来"主题参观活动,一起探寻城市记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居民们先后参观了五层“合院之城”主题展厅和三层的“珍品馆”,通过珍贵的档案文献和生动的历史影像,深入了解了北京的城市变迁与文化底蕴。
此次北京档案馆之行,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走近历史的机会,更以档案为载体,唤醒了大家对城市记忆的珍视,进一步凝聚了社区文化共建的共识。
绿动家园·生态美学的全民实践
在左岸生态课堂成为新风尚
社区花园里
志愿者带领居民绘制"社区环保地图"
居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
让环保理念从口号
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
曙光里西社区
“分好厨余,绿色假日”
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见效,提升青少年及家庭的环保意识,8月5日,曙光里西社区在国际村9号楼党群会客厅举办“分好厨余,绿色假日”暑期垃圾分类科普活动。活动吸引了20余名社区青少年和家长们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寓教于乐。
活动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并分享了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成效。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朝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科胡金雨,胡老师现场结合孩子们发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互动解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定义、分类标准及厨余垃圾处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同时社区精心设计了“垃圾分类转盘挑战”“环保卡牌套圈游戏”等环节。
此次“分好厨余,绿色假日”活动,不仅让青少年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环保的热情。未来曙光里西社区将持续以创新形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社区人心。
顺源里社区
“顺宝儿在行动”绘出社区共治新图景
顺源里社区“顺宝儿在行动——我的家园我做主”墙绘收官及环境清理活动温情展开。社区志愿者与青少年家庭携手执笔,将亮马河畔的风情与社区温度定格在冬园的墙面上,为“红烛微光”党建品牌再添生动注脚。
社区依托坐落于国际风情水岸亮马河畔的区位优势,周边高端酒店与商务楼宇林立,与居民区交融共生,逐渐形成包容、开放、共享的独特社区氛围。社区持续深化“红烛微光”党建品牌,精心设计顺宝儿IP形象。孩子们在文化墙前认真填色,志愿者们细致勾线,家长们帮忙调和颜料,一笔一划间,大家的眼里满是憧憬。
此次活动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读懂“家园共建”的意义。
非遗焕新·指尖流淌的文化密码
左岸用非遗碰撞出奇妙火花
老匠人们带着手工技艺
让居民们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探秘之旅
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下
曙光凤凰城社区
窑火不熄,琉彩新颜
夏日清爽,琉璃生辉。为进一步唤醒非遗文化寻根,推动传统技艺活态传承与现代创新传播的双重赋能。曙光凤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居民开展“琉璃渠非遗文化寻踪”的沉浸式体验活动。该活动覆盖社区居民与亲子家庭,约40余人共同踏上了一场链接古今的非遗探秘之旅。
本次活动邀请了专业讲解人员及琉璃手艺传人亲属对琉璃渠的建成、琉璃手艺、官式琉璃历史、技艺传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琉璃渠非遗文化寻踪活动,不仅加深了亲子、邻里的友好关系,同时通过非遗文化传播,推动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
静安东里社区
“静东巧绘?漆韵传香”
静安东里社区巧娘志愿服务队举办 “夏日清欢 大美漆扇” 非遗体验活动,带领居民感受漆扇工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中,大家了解了漆扇的历史渊源——其源于东汉,盛于唐代,是漂漆技艺与古风扇子的完美结合,承载着千年漆器文化。随后,志愿者详细演示了漆扇制作过程:选色漆倒入水中,用棍搅拌出纹路,将扇面浸入再缓缓提起,晾干后便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这场夏日里的非遗之约,不仅让千年漆扇技艺在社区焕发新生,更像一滴颜料落入水中,以文化为媒,在邻里间晕染出温暖的涟漪。
安全护航·左岸的守护之光
左岸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
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为辖区青少年平安成长保驾护航
新源南里社区
"暴雨生存指南"进社区
为增强辖区青少年的汛期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自救能力,近日,新源南里社区组织开展了“汛期安全课堂”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物演示和情景模拟等方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教育课。
活动中,安全教官首先提醒孩子们要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尤其在雨季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随后,教官向孩子们展示了救生衣、应急照明灯、救援绳等常用防汛救援用品,并讲解了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静安里社区
打造沉浸式青少年防卫课堂
为筑牢青少年暑期安全防线,静安里社区近日创新推出"安全技能实战营"主题训练课,通过"场景化教学+沉浸式演练"模式,为辖区青少年家庭带来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体验。课程突破传统说教模式,以"实战演练+趣味互动"为核心,让安全知识真正转化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
课程聚焦青少年高频安全风险,设置特色模块:在"防拐骗情景剧场"中,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如何为自己争取时间自救,"书包防御术"环节,家长与青少年共同探索日常书包的应急防护功能,学习利用书包结构化解冲突;急救技能区则通过模拟人偶教学,让学员掌握心肺复苏等关键急救技术。
特别课堂·共享的精神家园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
街道精心设计特色课程
最具特色的课堂体验
每个人的微光汇聚成星河
社区治理便有了最坚实的力量
构建起温馨互助的社区共同体
左北里社区
“分好厨余,绿色假日”
近期,左北里社区公益联盟开展“破冰启程?同心同行”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融合赋能培训活动。近30位社区志愿骨干及社工齐聚一堂,在趣味互动中凝聚治理共识。
活动以“自我认知-团队协作-技能共创”为主线。“我的自画像”环节中,参与者通过绘画与分享,坦诚展现自身优势与服务初心。左北里社区党委副书记耿宏毅以 “航船”自喻,表达承担自身社会角色的决心;志愿者刘阿姨则用“北京雨燕”图案传递灵活、生活幸福理念,现场氛围温馨融洽。
此次培训不仅为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同时为社区公益联盟志愿实践活动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左南里社区
家社共育护航青少年成长
左南里社区“公益+志愿公益行”暑期心理课堂第一讲顺利开展,活动通过“认识情绪、管理情绪、实践互动”的环节设计,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会与情绪相处,更搭建起家社共育的沟通桥梁。
课堂以“我的情绪朋友”为主题,通过“踢猫效应”故事解析、情绪脸谱识别等互动,引导青少年认识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理解情绪对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在“摆脱不良情绪”环节,孩子们积极尝试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更在“情绪管理五步法”学习中掌握实用技巧。活动特别设置亲子互动环节,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 “心情手偶”,用手工表达情绪。
此次活动不仅帮助青少年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更通过社区搭建的平台,促进家庭与社区协同发力,助力青少年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参与感,培养责任意识,为其健康成长注入家社共育的合力。
从晨光熹微到灯火阑珊
左家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
照亮着左岸
当孩子们在非遗课堂传承文化根脉
当老人们在社区收获温暖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活动的精彩
更是文明基因
在城市血脉中的传承与创新
映照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图景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
文明的参与者、传播者、受益者
共同书写着城市文明的永恒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