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观认养大情怀!崔各庄居民 “认养” 家门口的诗意角落
小景观认养大情怀!崔各庄居民 “认养” 家门口的诗意角落
春末夏初,崔各庄乡马泉营村北门内一处闲置墙角悄然变身红砖围砌的矮墙内月季、萱草、鸢尾等景观植物正茁壮生长在这片“小景观”中间还立着一块精致的“认养公示牌”标注着认养人的名字和养护承诺,这个场景正是崔各庄乡积极投身到花园城市的建设中“携手共建花园城市,齐心打造美好家园”让花园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的生动缩影当居民从 “环境旁观者” 变身“美丽共建者”一个个街角巷尾的 “微空间” 正化作承载乡愁的“心花园”“边角料”变“心头好”让每处风景都有 “主人”
“以前这片荒地堆满杂物,现在成了我们的‘秘密花园’!”在崔各庄乡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组织的首批小景观种植认养活动上,在和其他居民一同种植完景观植物后,认养人张雯指着手机里的前后对比照感慨,她说:“认养模式设置的很不错,我会带孩子过来一起跟我养护这些花。他现在刚上三年级,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生长过程、给花浇水施肥等,这些细节也能慢慢培养他的责任感。”
此次活动聚焦村社房前屋后、小区绿化带、街角闲置地块等 “微空间”,通过 “政府搭台、居民唱戏”,将对30处原本无人问津的角落纳入认养范畴。
景观规划阶段,乡公共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各村社、集体林场组成 “三方勘查小组”,实地丈量每处点位:在马泉营村、何各庄村,利用街角空地,配合多样植物种出组合景观;在京旺家园五区内,将单元楼间的裸露土地规划为 “亲子种植角”。“我们不仅看地段,更看‘人气’,优先选择居民日常路过、愿意停留的地方,让景观真正融入生活。”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每个小景观点位面积平均20平方米左右。
从 “招募令” 到 “责任状”千名居民抢当 “绿色管家”“会养花的优先!”3月初启动的认养招募成了村社区微信群的“热门话题”通过各村社积极通知征集全乡首批50多名认养人正式“上岗”
在何各庄村主街转角的闲置绿地热闹非凡。乡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抱着一摞园艺手套穿梭其间,绿化公司师傅扛着铁锹站在刚划好的种植区域旁,十多位居民早已围在堆成小山的花苗旁,月季、萱草、鸢尾等幼苗在晨光中舒展叶片,等待入驻新家。铁锹刨坑、放苗培土、拎桶浇水……春日暖阳中,众人协作让幼苗扎根街角绿地。
春风拂过街角,新栽的花苗轻轻摇晃,仿佛在向路过的人打着招呼。在将月季、萱草、鸢尾等景观植物种植完后,认养人马秀叶在“认养公示牌”上一笔一划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前每天就是在家看电视、遛弯,自从认领了这片小花坛,生活突然有了‘牵挂’,认养这一片小景观,其实是认养了一份对家园的责任,更是认养了无数温暖的人情味。”马秀叶说。
如今的崔各庄乡,越来越多的 “小景观” 成为居民的 “打卡点”。当方寸之地承载起居民对家园的热爱,这场始于 “小景观” 的认养行动,正悄然滋养着村社共建的温暖土壤。
每个人都是家乡的“美容师”下一步崔各庄乡将拓展认养范畴让更多“沉睡”的公共空间焕发新生,当居民与风景双向奔赴美好家园的画卷正由每个人亲手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