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科技农业赋能生态育人 来广营举办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展示活动

日期:2025-04-27 08:42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来广营地区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4月25日,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来广营地区朝来农艺园,举办了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基地与课程教学展示活动。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教育协会管理分会会长马宪平、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实践教育专家陶礼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教研室主任梁烜、北京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理事长刘玲、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教研室王玲玲、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晓伟,各区中小学示范校德育校长、综合实践负责人出席活动。来广营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宋玉婧参与活动并致辞。

宋玉婧副主任向参会嘉宾及中小学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他们支持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示感谢。她指出,朝来农艺园作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始终致力于打造农业维基、科技赋能、生态育人、文化传承的实践平台,构建“农业+跨学科”育人场景。来广营地区一直致力于深化“教社协同”,打造劳动教育共生生态,构建积极支撑家庭参与社会联动的协同机制。来广营地区将进一步打造区域特色教育品牌,为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资源。

在实践课程中,近百名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学习了温室大棚设计和搭建、多肉植物养护知识和滴灌技术原理。

在老师的带领下,小学生组利用平板电脑,学习多肉植物的生长知识,并分组进行讨论。他们还利用手抄报、手工等形式将所学知识进行展示和讲解。

在朝来农艺园的林下空间,小学高段的学生正用尺子测量水管,然后将水管进行分割和重组,制作出模拟滴灌的“套装组合”。

初中和高中年龄组领取了制作温室大棚的制作任务,他们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在任务卡上进行设计,然后利用可降解塑料薄膜和铁丝进行制作。

随着专家点评的结束,中小学综合实践优质基地与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进入尾声。来广营地区将继续加强多方协作,共探劳动教育新路径,共绘协同育人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