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园:新风浸润春光好,文明追思情意长
春风和煦,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清明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连日来,香河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清明”实践活动,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文化根脉,共赏诗意清明
4月4日,一场以清明为主题的“芳草雅集 诗意清明”文化盛宴在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展开。活动由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和香河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主办,以文化市集、民俗体验、艺术展演等多元形式,打造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清明文化盛宴,吸引1000余位市民共赴春日之约。
民俗体验,“趣玩” 中寻清明古韵
上午9时,“趣玩清明”民俗体验活动率先启动。五大民俗体验区中,清明主题印章加盖处排起长队。30个彩绘扇面免费体验名额被抢订一空。“诗写清明”创作专区,由专业书法家为即兴创作优胜者题写诗笺,实现传统诗词文化的活态传承。“插柳点春”环节通过朱砂点额、柳枝编环等传统仪式,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古代踏青迎春习俗。现场设置的清明主题打卡墙成为热门拍照点,大家纷纷在打卡墙前定格诗意瞬间。
诗会雅集,古今交融演绎节气之美
10时整,“芳草雅集 诗意清明”主题诗会在多维剧场拉开帷幕。专业院团、群众艺术团队、新时代朝阳群众诵读宣讲团成员及小学生联袂登台,以诗歌朗诵、古乐演奏、现代诗剧等多元形式展开跨代际文化对话。
童声诵读的《春江花月夜》如清泉涤荡心灵;北京阳光朗诵艺术团以《满江红》激荡家国情怀;光熙家园辰光合唱队《我和我的祖国》引发全场大合唱,数百面舞动的小国旗将气氛推向高潮。
演出既呈现经典诗词的隽永韵味,又通过创新形式展现传统节日的时代内涵,现场掌声不断。
文化市集,消费里的传承与活力
“清明雅趣”户外文化市集围绕清明节气主题展开,联动书店、非遗工坊、文艺团体等多元主体,打造出集购物、休闲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节日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这里,市民既能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在旅行社协助下科学规划出游线路,品尝清明时节特色美食,还能在盘扣中领略指尖上的非遗魅力,在书画小集品味传统文化的韵味。
现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小朋友们在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交流中,亲身感受匠心精神,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青团满园香,清明情更浓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辖区残疾人朋友间的交流,近日,香河园街道残联开展“青团满园香,清明情更浓”主题活动,通过学习制作和品尝青团,让残疾人朋友们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残疾人朋友讲解了清明节的起源、传统习俗等,使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刻认识。随后,大家通过视频学习青团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并从选材、和面、包馅到蒸煮,一一动手尝试。“这青团真好吃,回去后自己也做一下试试。”参加活动的残疾人朋友说道。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学会了制作青团的手艺,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文明新风尚,平安共守望
为进一步倡导文明祭祀,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文明的新风貌,近日,西坝河西里社区、西坝河中里社区、西坝河东里社区、光熙门北里南社区、光熙家园社区分别开展清明节主题宣传活动。
在西坝河西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讲解、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居民普及文明祭扫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以鲜花祭祀、网络追思、家庭追思会等低碳环保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陋习,减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营造平安和谐的清明氛围。
在西坝河中里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们发放了“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倡议书、清明祭扫温馨提示以及北京殡葬服务指南等宣传材料,并向居民认真讲解文明祭祀要求,提醒居民节日期间注意安全。
在西坝河东里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新型绿色低碳祭扫方式,包括使用鲜花、植树纪念以及网络祭扫等,并通过手机进行现场操作,一步步指导居民进行“云祭扫”,让科技服务更加温暖人心。
在光熙门北里南社区,小志愿者们热情满满地组成巡逻小组,沿着指定路线,一边巡逻,一边向居民发放文明祭扫宣传册,并向居民讲述清明节文化内涵。小志愿者们的宣传引起了居民们的广泛关注。“这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很棒,不仅有助于提升社区整体环境,还让孩子们得到了锻炼,增强了邻里之间的互动和凝聚力。”大家纷纷点赞。
在光熙家园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了传统焚烧祭祀行为对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并发放“北京殡葬服务指南”宣传折页,倡议大家通过家庭追思、鲜花祭奠等绿色低碳方式寄托哀思,以更加环保、安全的方式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倡导文明过节。
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时节,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的节点。下一步,香河园街道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创新活动形式,让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绘就辖区“文明、幸福、平安”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