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白大姐给社工发去求助信息后——
“小姜,有急事!能不能过来一趟!”
当意外突如其来。安危悬于一线,你心中第一时间会想到谁?
清苑路第三社区居民白大姐经历的这件事,告诉了您答案......
1、老人受伤,第一时间求助社区
14时31分
4月7日下午,清苑路第三社区的社工姜鹏程正和社区党委书记彭利萍例行巡查。突然,姜鹏程的手机响起连续的微信提示音,而这一条微信也打断了两人的巡查计划。
小姜,有急事,能不能过来一趟!
姜鹏程打开手机,听到居民白大姐十分焦急的语音信息,信息中却并未说明“急事”是什么。旁边的彭利萍书记听到后,敏锐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白大姐一直照顾一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罗先生。这个时间,她应该在罗先生家,这么着急联系咱们,很可能是罗先生出了什么问题,咱们得赶紧过去看看!
于是两人朝着罗先生家飞奔而去。
当推开罗先生家的门时,两人看到老人斜倚在沙发上,身上沾满血渍,他的后脑处划破了一道口子,流血不止。白大姐被吓得浑身颤抖,手中紧攥着被鲜血染红的毛巾,语无伦次地哭诉着:“平时都是我扶他去厕所,这次非要自己去厕所,就摔了”
2、冷静应对,35分钟协助救护
彭利萍书记一边安抚白大姐情绪,一边让姜鹏程拨打120急救电话。她又安排两名社工小皮和小孙过来协助开通绿色通道。小皮负责在小区路口,引导急救车快速抵达现场。小孙联系物业保安,预留一部电梯作为绿色通道,以畅通救援,同时引导出入居民,向他们说明情况。
15时06分
急救车赶到,社工们早已清出安全通道,电梯也提前停在一楼,彭利萍快速告知医生老人的病史,说明伤势情况。急救人员迅速给老人头部伤口进行处理。
由于电梯空间较小,急救担架无法上楼,社工们便协助急救人员将老人送上救护车。此次救护事件仅用时35分钟,由于救援及时,罗先生当天缝针后便回到了家中。
3、被“想起”只因常“走动”
为什么居民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会想到社区?
据了解,清苑路第三社区重点关注辖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社区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社区还建立24小时沟通机制,只要“民有所需”,社区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回应。
同时,社区建立了完善的邻里帮扶机制,鼓励邻里之间相互照应,发现异常及时向社区反馈。社区还为每位独居老人建立了详细的台账,记录他们的健康状况、联系方式、紧急联系人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做出响应。
清苑路第三社区还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保安、社区志愿者等参加急救培训,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以责任为灯,以行动答卷。来广营地区不断深耕细作持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让辖区居民切实体会到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