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街道:潘家园·邻委会 停车不再难!新增211个车位解民忧
潘家园街道秉持“以居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深入推进党建赋能“微格精治”工程,通过畅通民主协商渠道,搭建多元共治平台,用邻居上阵、接续作战,打造全新居民自治模式“潘家园·邻委会”,成为“居民自我主张、居民自发参与、居民自觉推动”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样板,用“最小单元”激发基层治理“最大效能”,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每天下班回家就像‘开盲盒’,还得到处找停车位!”家住磨一小区东院的李先生一说起停车就摇头。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磨一小区东院和磨二小区的居民们为停车问题十分发愁,有人自嘲:“下班回家绕三圈,周末停车靠运气。”
主动治理 “停车难”变“停车安” 空地变身便民停车场
面对居民的迫切需求,磨房南里社区依托“吹哨报到”机制,联合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等部门,盘活现有资源,将磨一小区东院和磨二小区之间的一片空地,改造为便民停车场。
“这块空地4000余平米,以前时常会堆放杂物,既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现在经过硬化地面、安装监控等措施改造成停车场,规划了178个停车位,既方便了居民,也改善了环境。”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停车场的规划过程中,位于入口处的快递站不仅影响了停车场的整体布局,其日常运营也带来了噪音和交通拥堵问题,部分居民生活受到干扰。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街道积极协调,将快递站搬迁至更合适的区域,同时对路侧进行了整体规划,增加了33个停车位,让周边秩序更井然。
征求意见 居民议事+入户调研 停车方案“量身定制”
“停车费怎么收?”
“外来车会不会挤占我们的位置?”
改造前,社区连开了多场居民议事会,微信群更是讨论“炸了锅”。依托“潘家园·邻委会”机制,社区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工作人员入户发放调查问卷,出门在外的居民则通过视频“云参会”,真正做到让居民自己“定制”停车方案。
最终,经过多轮居民议事会的讨论和协商,社区与居民达成一致:引入专业停车管理公司,24小时专人值守,确保停车秩序井然。同时,针对本小区居民推出一定的月租优惠政策,真正把实惠和便利送到居民家门口。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停车难题,更让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温度。
共治共享 211个车位上线 居民点赞“幸福感”
如今,新建的停车场已正式投入使用,新增的211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题。“以前亲戚来拜年,我得提前找车位,现在停车场就在楼下,连新能源充电桩都预留了位置,必须点赞!””家住磨二小区的王女士笑着说道。
磨一小区东院的李大爷也很高兴:“以前和老邻居为车位红过脸,现在车位够用,见面都乐呵呵的!”
停车场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也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下一步,潘家园街道将继续聚焦居民需求,探索更多便民举措,让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