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太阳宫为民办实事 | 倾心倾力办实事,情系民生暖民心

日期:2025-02-12 11:04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太阳宫地区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方寸之间,社区工作者们在默默奉献着,他们倾听居民心声解决大家的难题,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见证着担当与付出。

1. 拆掉“隐患棚架” 建起“民心护栏”

“这棚架拆得好!路宽敞了,心也敞亮了!”近日,芍药居六社区210号楼南侧格外热闹,居民们围在刚清理完的乒乓球台旁连连称赞。这场持续半个月的“棚架攻坚战”,拆掉的是隐患,筑起的是信任。

此前,居民反映三个乒乓球台被废旧床垫、沙发围成“巨型棚架”,既挤占活动空间,又滋生蚊虫,紧邻燃气设施更让人提心吊胆。但常在此打球的居民却认为“能挡风、防丢球”,双方各执一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社区了解情况后,立即召开议事协商会,分析双方诉求,耐心解释私搭棚架的隐患危害,并提出拆除后,拟定安装铁丝网围挡、铺设塑胶地面,力求同时满足居民对优化环境、便于运动打球的需求,此方案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

拆除当天,社区书记钱爽带领社工、物业和清运公司30余人齐上阵,破旧床垫里的弹簧勾住手套,木板上的铁钉划破裤脚,但没人停下手中的工具。历经5小时,运走8车垃圾,阳光重新洒满球场,路过的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从“各执一词”到“齐心共治”,这场拆棚行动,拆出了社区治理的“民心密码”。

2. 下水道春节“添堵” 社区“闪电救援”

“太感谢社区了,下水道疏通了,我们可以舒心过年了。”家住芍药居四社区的居民们感激地说道。

春节期间,芍药居四社区接到多户居民紧急电话,反映家中下水道出现严重堵塞,因无法联系到物业,希望社区能够协调处理,了解情况后,社工辛占国、郭强分头赶往物业和居民家中,他们在耐心安抚居民情绪的同时,与紧急调派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设备,在确定问题所在后,社工和维修人员一点一点地清除管道内的淤泥、杂物和堵塞物,同时,还对部分破损的管道进行了修复和更换,面对复杂的管道情况和散发着异味的污水,他们毫无怨言,争分夺秒进行作业。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管道彻底疏通。“大过年的,他们一个电话就赶过来了,多亏了他们,要不然水池一直反水,饭都做不了!”居民李阿姨感慨道。

疏通完毕,工作人员不忘贴心提醒居民“少倒油污防堵塞”,还留下24小时联系电话。这样的“闪电速度”并非偶然,无论是水管冻裂还是电路故障,社区总是随叫随到,始终把居民的“急难愁盼”放在首位。

3. 一封感谢信 藏着社区邻里情

近日,西坝河北里23号楼的刘秀玲阿姨拿着亲手写的感谢信来到社区,拉着党委书记宋世懂的手动情地说:“你们比亲人还亲!”

据悉,去年年底,80岁高龄的刘阿姨因口腔牙龈出血不止急需就医,但因其子女常年在国外,无法及时处理,此时,刘阿姨第一时间想起时常来看望她的社工,于是,向社区微信群内发出了求助信息。宋世懂看到消息后,立刻联系了值班社工赶到刘阿姨家中,帮她打车去往医院。期间,宋世懂始终和刘阿姨保持着联系,直至凌晨1点多她治疗结束,通过远程打车,将其安全送到家,这才放下心来。

事后,宋世懂多次来到她家中进行探望,陪她拉家常,询问需求,提供帮助。“小宋时常来看我,每次都很贴心,就像我女儿一样!”贴心的服务得到了老人的称赞和认可。“只要大家需要,我们随时都在。”宋世懂说。

无论春节还是平日,无论大事还是小情,社区工作者们始终坚守岗位,一通电话,一场奔赴,一次解忧,暖心服务不停歇,这里的故事,始终带着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