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宫“充电”的两个月,她这样说……
近期,太阳宫社区来了一位特殊的“社区书记”,她就是天津市东丽区万新街道海颂园社区的副书记苗丽媛,也是按照京津同城化发展工作要求选派到北京市有关社区挂职锻炼的16名优秀社区工作者之一,在为期2个月的交流学习中,有收获、有感触、有期待……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听一听她的“挂职初体验”。
“咔哒……”随着电箱开关清脆合闸的声音响起,西坝河北里23号楼3单元楼道的灯亮起了,“以前每到用电高峰,楼道里就总跳闸断电,好几次我都摸黑走,生怕踩空,现在电路迁移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困扰我们的大问题终于解决啦!”说起这些,张阿姨满脸笑容。
张阿姨口中的楼道照明线路改造正是苗丽媛初到社区参与的第一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据她介绍,西坝河北里23号楼因基础配套设施陈旧,3单元的楼道照明系统一直与楼旁的电动车充电棚共用一条电路,但因线路负荷过大,用电高峰时段经常发生跳闸断电的情况,不仅影响居民生活,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在接到居民的反映后,社区多次与供电部门、物业公司及充电桩厂家积极沟通,梳理该问题所遇的难点堵点,苗丽媛作为行动小组的一员,也积极参与进来,联系并带领相关施工人员对楼道线路进行实地勘察,经过多次协商讨论,最终将楼道照明和充电棚的线路分别进行迁移,各自单独使用线路进行供电,楼道的照明从此稳定下来,居民出行也更加安全。
虽然电路问题顺利解决,但电费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为彻底解决大家的“心病”,苗丽媛和同事逐一入户沟通,一边耐心讲解后续电费需全楼居民平均分摊,一边倾听居民需求,解答大家疑惑,跑上跑下,忙得不亦乐乎。“在入户过程中,我发现居民对社区的工作都很支持和配合,让我感觉这里的居民群众对于社区居委会都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也学习到社区‘有事您说话,有事我帮忙’的服务理念!”苗丽媛说。
“不仅电路改造这个事,在后续参与的各项工作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倾听居民声音有多么重要。”提起挂职期间参与的各项工作,苗丽媛滔滔不绝的讲到,在协助处理接诉即办案件时,她将社区的“6+2”工作模式牢牢印在脑海,同时重点关注并及时敏锐捕捉居民诉求,将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在参与“快乐老妈”志愿服务队活动时,她真切的感受到社区及志愿者们把每一位居民都当成家人对待……每一次参与社区活动都让苗丽媛感触颇深。
12月20日是苗丽媛完成挂职工作返回天津的日子,她不舍这2个月来和太阳宫社区每一位同事建立的深情厚谊,又满怀期待把在太阳宫社区的所学所想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深刻觉得应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从以前的‘社区说’转为‘听居民说’,真正做到解决居民所急所需。”
“小苗书记也给我们分享了一些他们社区的工作经验,为我们的社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我们与天津的海颂园社区建立了联系,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互相学习,为提升两地居民生活幸福感而共同努力。”太阳宫社区党委书记宋世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