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站见绿,人车分流!来广营打造北苑“城市花园”
分享:
近日,13号线北苑地铁站附近的居民发现,曾经通行无序、环境杂乱的北苑站区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步行通道、自行车道井然划分,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各有停区,绿植鲜花错落有致的一处“城市花园”。
少走100米,通行更安全
2002年9月,北京地铁13号线开通运营,至今22年。随着时代发展,北苑地铁站周边1公里范围内10多个大型小区建成,居民轨道交通出行需求增多,北苑站也成为13号线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日均客流量2万人次。
以前,北苑站进出站300米距离,道路狭窄,周边区域分属地铁、公交、绿化等多个产权单位,权责模糊。另外,除北苑地铁站外,附近还有466路公交车始发站,300米道路交通繁忙,道路失修、人车混行、环境脏乱,出行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来广营地区办事处副主任李明哲表示,对于该区域的问题,来广营地区工委、办事处高度关注,将其列为城市更新重点课题,强调科学设计、系统解决,并期望借助周边有林有绿的优势,深入融合花园城市理念,系统改造成安全便捷的通行空间、舒适开放的绿色空间、共治共享的公共空间。
2024年,在北京市发改委主动精准治理资金的支持下,该区域的整治方案得以落地实施,围绕这一区域的各类诉求不但得到根本解决,区域环境面貌与功能更到全面提升。
11月29日,北苑地铁站区改造空间正式开放使用。行人从地铁出站,即可通过慢行步道到达公交车站或清苑路和清河营南街的十字路口,相比以前大约少走100米。同时,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利用绿化带进行隔离,实现人车分流,出行安全得到保障。
现场安装指示标牌13个,其中智能标牌8个。智能标牌除了指引功能,还实时显示当天时间、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信息。
绿岛中央还设置休憩凉亭,可供周边出行、遛弯行人休息。“现在整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人车分流,走路也更放心、更安全了。”有行人表示。
“统筹区域用地,扩展场地空间,合理组织交通动线,东侧人车分行,机动车利用既有道路进出停车场,骑行与步行分离,利用绿地空间单独划分独立通行空间。”来广营地区城乡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设计方案融入群众意见
“以前就这一条马路,路两边都停满共享单车,早晚高峰经常堵,还得小心躲着点电动车、小轿车。”一名居民说。
“先诊断、再治理”是北苑地铁站周边环境治理基本要求。来广营地区与各产权方、专业机构的多次沟通和研讨,并广泛征集志愿服务者、共享单车维护人员、公交站点工作人员、周边公司上班族、社区物管会成员、与设计行业从业的在地居民等不同人群的意见建议,汇总多方诉求,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
为了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和友好性,前期,来广营地区采用场地跟拍、问卷调研、社区座谈、站点流调、深度访谈、居民参与等方式,全面收集居民意见。
其中,问卷调研一共设计了包括基本信息、通勤习惯、出行体验等方面的19个问题,线上线下共发放近500份。
清苑路第三社区邀请26名华贸城居民进行座谈,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意见。例如老人比较关心的指示标志不清晰、无障碍设施不到位、路线混乱与路面破损等问题均得到及时反馈。
来广营地区响应“花园城市”建设要求,将施工方案设计与“花园城市”建设相结合,针对重点、难点工程,多次开展专题研讨会、调度会,听取主管部门、行业领域专家意见。
同时,地区协调相关产权单位、组织责任规划师、专业技术团队(设计单位、智慧化管理单位等)就各个专题领域的治理方向、难点卡点、解决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举措。
多功能地铁“花园”
让出行更美好
此次改造,铺装柏油路660米、慢性步道306米、新建地下排水管线400米,彻底解决了路面破损、坑洼积水的问题。利用边角地和林下空间新增共享单车停车位1000余个,并全部采取蓝牙道钉管理,有效化解了车位紧张和无序停放问题。同时,在不破坏现状林地的基础上,增加入口植物观赏与彩色林荫路,采用低维护宿根植物设计多彩花带,种植观赏苗木230余株,丰富植物层次,提升场地氛围。
精心设计的主题LOGO“向幸福出发”设置在进站步道方向,而出站就能看到“朝美好生活而来”的LOGO,地区名称与轨道元素设计的巧妙结合,醒目别致,带有美好寓意。利用原有绿化高地改造成开放式台地广场,打通了封闭绿地与城市空间界面,增设的日常照明和景观照明系统,与周边商圈交相辉映;增设景观格栏,保障行人与高压线区的安全距离,同时,形成了夜间出站有“亮”有景等效果。
在实现问题全部解决、景观全面升的同时,地区工委、办事处在治理过程中注重积极探索公共空间共商共治、长效治理模式。经与周边单位协商,与改造空间隔路相望的华贸商街积极参与合作,形成长效共管机制。
政府在改造空间预留广告岛和部分外摆商亭,由华贸商街用于自身宣传和商业引流;华贸商街发挥就近优势,承接改造区域的交通引导、环境管护等职能,并长期承担照明供电费用,使改造后的空间由多元主体变为单一明确主体维护,政府无需再持续投入,形成多方共赢、长期有效的公共空间维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