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社工“充电”记:“定制式”培训解锁基层服务“超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社区治理需求,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连月来,潘家园街道2024年社区工作者增能培训项目持续开展,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与服务水平,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聚焦能力提升 分层分类精准施训
在总结去年社工培训经验的基础上,潘家园街道紧扣群众需求与社工能力提升,制定了一套分层分类的精细化培训方案。为不同层级、不同工作年限的社区工作者“量体裁衣”,持续推出“新星计划”“领航计划”与“暖阳计划”三大特色培训模块。
“新星计划”聚焦新入职社工和年轻干部,着重培养其合作力与行动力。通过集中授课,围绕社区营造理论、社工考证课程等实用内容展开,帮助新社工快速适应社区工作节奏,融入工作环境;“领航计划”面向社区副职以上社工,依托优秀书记经验分享以及行业专家指导,锤炼社工的领导力与创新力,助力其在社区工作中发挥“头雁”作用;“暖阳计划”以全体社工为主体,创新“党建+心理”工作模式,依托社区参访、团建拓展、心理咨询进社区等方式,增强社工队伍向心力,提高全体社工的抗逆力。
多元师资汇聚 理论实践双轮驱动
本次培训项目汇聚了高校与实践领域的“双优”师资力量。北京工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带来前沿理论知识,夯实社工理论基础;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协会、优秀社区书记等一线实践专家,与社工分享实战经验,聚焦社区停车治理、接诉即办经典案例等实操性强的课题,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确保培训内容“接地气”“能落地”。
丰富课程设置 知行合一强化成效
在课程安排上,既有室内的专业授课、经验分享,也有户外的社区游学、参观交流。从顺义区柳庄户村“明星”示范村的实地参访,到专业心理咨询师指导下的团建拓展活动,本次培训项目为社工们搭建了全方位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实现知识与行动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经近10场高质量培训活动的洗礼,潘家园街道319名社区工作者满载而归。“刚进入社区时,真的是一头雾水,很多工作不知从何下手。本次培训让我找到了工作指南,心里有底了,工作起来也更自信、更自如。”有新社工感慨道。
此次系统培训,让社区工作者在思维上“破冰”、能力上“破局”,进一步为街道基层治理现代化筑牢人才根基,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绘就社区治理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