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孙河严选| 古老村落雷家桥的记忆与故事

日期:2024-11-13 09:23 来源:孙河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我He我的家乡》第十八期,聆听孙河故事,共建孙河未来。
古老村落雷家桥的记忆与故事
据雷家桥村老人讲述整理
温榆河的主要支流清河发源于北京西部玉泉山一带,因水质清澈故名清河。清河蜿蜒着流向东北方向,到了清河营附近转向正东,形成一段局部的东西走向,不久即转向北行汇入温榆河,就在这段东西向河道南岸上,有一座古老的村庄雷家桥村(简称雷桥村)。
每一个古老的村庄都有着自己众多的故事,雷桥村自然也一样。随着2009年的整体拆迁,雷桥村的村貌街景和很多故事,已随着时光逐渐远去,但有些故事依然留存在如91岁的张宝老人、88岁的雷庭贵老人等诸多雷桥村老人的记忆中。我们现在只能凭借这些老人的讲述,来领略雷桥村那些久远的风貌和故事了。
古时雷桥村是一个南北狭长的村子,村中有一条南北向主街,长度近一千米,这是一条从昌平到京城安定门的明清古商道,因为当时经商运输主要靠骆驼、毛驴驮运货物,亦称为骆驼道。当年古商道上往来的是北山甚至有居庸关外草原大漠来的客商,他们驮来山货、土特产、畜牧制品,再运回布匹等生活日用品。因常有客商经过,那时的雷桥村南北主街上,开有南、北两座茶馆。这两座茶馆可不是那种只能喝茶的茶馆,实际这是两家客店,北茶馆能接待骆驼客食宿。
那时,一般的客店都能吃饭,而捎带着开茶馆可以聚聚人气,常有一些现在叫作“经纪人”的人、找活干的人、用工的人聚在这里互通信息。街上除了南茶馆、北茶馆外,还有一家烧饼铺、两三家小铺儿,就没有别的商家了。长街之上,店家招幌高垂、驼铃叮当,还不时有人赶着两头驮着山货的毛驴匆匆而过,好一幅古街商旅风情图。
雷桥村这条古街上还建有四座庙,北村边街西有一座关帝庙,位于小坡上坐北面南。关帝庙前土坡下原有一口水井,井边曾有座一间殿的龙王庙。沿正街南行,在街的偏南部西侧还有一座菩萨庙,雷桥村拆迁后,菩萨庙依然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址上,但已经是破损严重,现在文物部门正在修建。在菩萨庙门外不远处,还有一间小五道庙。这是雷桥村正街上,以前的两大两小四座庙宇。在雷桥村东南五百多米处,还曾经有过一处旧迹,那就是公主坟。坟墓主人是清代晚期的固伦荣寿公主,固伦荣寿公主俗称 “大公主”,是清代恭亲王奕?之女,清道光帝与孝静成皇后的孙女,也是清代最后一位固伦公主,和最后一位载入“清史稿”的公主。1924年,固伦荣寿公主去世,葬于雷家桥村南侧。公主墓原占地数十亩,但战争时期,公主墓地被盗毁,地面建筑全无。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7年,雷桥村内及周边主次路都实现硬化,同时引进公交车到村,方便了村民出行。2007年至2009年,村东侧建成了优美的公园,园内有甬路、漂亮的凉亭、安装了健身器材,是村民休闲、健身、晨练之地。20世纪90年代,村里为农户村民办理养老保险,实行退休制度,老年人有了补贴。进入21世纪后又为村民办理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补贴也逐步提高,村里还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拆迁后,村民住进康营家园楼房小区,农户转居民,各项保险齐全,就业养老都有了保障,村民们的获得感大步提升。
今天的雷桥村村址已建成了林地公园,是温榆河公园的一部分。公园中山丘连绵、甬路纵横、道道溪水连着湖泊,花草树木点缀其中。昔日的雷桥村的南北正街,变成了山和湖,雷桥村的面貌,只有在经历过的人们的脑海中去回味了。文章写于2022年,据雷家桥村老人讲述整理。注:雷桥村老人都说南庙叫菩萨庙,但公园的标注却是关帝庙,应是误差。
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孙河乡历史的重温,每一次分享,都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
 本期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下周一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从风雨沧桑中一路走来的家乡李县坟村》,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共同见证孙河乡故事的丰富和传承,让我们携手前行,在孙河乡的旅程中,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