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上好入职“第一课”,这场社区工作者培训干货满满!

日期:2024-10-11 08:53 来源:劲松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今日,劲松街道新招聘34名社区工作者,为劲松大家庭注入了新力量。为帮大家尽快掌握业务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10月8日至9日,社工“后浪”们,迎来了他们的入职“第一课”

劲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达、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和文塔出席开班仪式,陈达作开班动员讲话,和文塔主持开班仪式。陈达表示要落实社区建设“三抓三力”工作主线,强化“五重一争”精神风貌,提升社区工作专业化水平,持续增强职业认同感。

第一天:

了解岗位:劲松街道八棵杨社区党委书记宋玮以“案例+互动”的形式,从什么是社区工作、怎么样才能做好社区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希望新社工们要“讲政治,拥有大局观”“强本领,拥有大智慧”“强韧性,拥有大胸怀”,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强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能力,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烦忧。

宋玮满怀期待地寄语新社工们,鼓励大家展示出才华和智慧、责任和担当,能够在每一个服务百姓的瞬间相见、在绽放人生的精彩时刻相见、在建设劲松的路上相见。参训人员边听边记,积极参与问答,分享心得感悟,以此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明确职责:首城社区党委书记苏丽迦结合案例围绕社区工作者职责、社区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并结合多年工作的丰富“实战”经验,与大家分享如何化解社区工作难题,如何富有技巧地与人沟通,帮新大家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掌握巧妙的工作方法。同时对新入职的社工表达最深切的期望与祝福,希望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每一次培训、每一次实践,都是锻炼自我、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用心聆听、勇于实践、勤于反思,让自己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感悟共情:和文塔在培训会上分享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政策文件,同时从北京市社区发展,朝阳区区情、街情、社情介绍,结合新时期社区工作特点及对社区工作者的要求等五个方面展开讲解,通过学习大家初步了解了社区工作的历史背景,和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大家听得认真,希望能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多学、多看、多体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社区工作中。

第二天:

规章制度:劲松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科长张盈对社区工作者行为规范、请销假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社区管理制度进行了培训,进一步使社区工作者明确了岗位职责,提高了大家履职尽责的能力。

接诉即办:劲松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科长马莹结合典型案例为新社工们带来“接诉即办”工作的培训。从诉求处置工作流程、各类型诉求的办理、诉求的回复等方面让新社工了解了“接诉即办”工作流程以及重要性。参培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熟悉了工单处理的流程与规范,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指导意义。

分组交流:此次培训开设小组讨论环节,参训人员围绕“对社区工作的理解和职业期待”进行分组交流,所有培训人员分为三组,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出组长、书记员、发言员。期间大家谈感想、谈希望,纷纷表示通过培训让自己对街道工作有了基本了解,对社区有了新的认识。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新入职社工方晓鹏:经过两天的培训,我更加坚定了做好社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工作中我们要分清主次,特别是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此外还要消除恐惧心理,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能力。

新入职社工刘亚娟:经过两天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社区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未来,我将认真学习,把专业知识落地到实践中,为群众服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为劲松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入职社工唐畅:我期待今后能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掌握更多技能,更好地服务居民。同时我也希望与大家共同面对挑战,保持真诚态度,有理有据地解决居民问题,共同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新入职社工郝朗:我认为社区工作虽繁琐复杂,但意义重大,人的需求多样,需耐心沟通引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渴望提升沟通能力,同时期望通过实践锻炼综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不忘初心,为社区和谐贡献力量。

新入职社工陈笛:社区工作虽与我过往的媒体编辑工作不同,却同样充满挑战与期待,我的职业期待是降量提质,乃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我会不断学习,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相信新社工的加入,定会为劲松注入新的能量,为广大居民群众带来更加贴心优质的服务,传递更多温暖与爱意。下一步,劲松街道也将持续关注新社工成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努力提升社工队伍专业化水平,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