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锦旗的背后:一年攻坚终解两楼二十年矛盾

日期:2024-09-18 09:17 来源:和平街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近日,辖区居民为和平西苑社区送上了一面印有“办实事为民排忧解难 显担当促社区和谐发展”字样的锦旗,以此表达对社区搭建议事平台,有效解决矛盾的肯定和感谢。

背景介绍

和平西苑乙5号楼与小黄庄路9号院15号楼为2000年建造,两楼间设有栅栏,各自独立管理,因历史遗留问题,双方长期就物业管理区域及土地归属存在争议,长达20年纷争未解。乙5号楼居民认为该栅栏属于违建,要求拆除;而15号楼产权单位则坚持,两楼建设初期即已明确土地使用界限,栅栏设置合理,双方各执一词,矛盾持续。

协商过程面

对这一复杂棘手的矛盾,和平西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作用,主动介入,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从源头入手,组织召开多次议事协商会,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力求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初次尝试,遭遇挫折

2023年8月29日,社区在西苑乙5楼院内召开电改及栅栏设置议事会,此次议事会虽未能就栅栏设置问题达成一致,但通过“一块白板一支笔”把议事厅搬到了居民的家门口,提高了居民议事的积极性,并进一步完善和平西苑社区“三化四有”议事工作法,同时确定了通过议事协商解决矛盾的机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起了个好头。

多次协商,寻找突破

2024年5月至7月,社区先后两次召开议事协商会,深入了解双方诉求,广泛收集居民与产权单位的意见,这两次会议不仅为双方提供了充分表达的平台,也为后续矛盾化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调研,达成共识

通过前期多次议事协商,社区党委充分了解了各方诉求,同时持续深入调查,收集历史资料,积极寻找法律依据,努力为下一阶段议事协商做好充分准备。2024年8月1日,和平西苑社区党委再次召开议事协商会,针对小区物业管理、土地归属等问题进行议事协商。会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产权方,依据土地开发协议、房产证等法律文件,详细阐述了两楼的历史渊源和各自的法律权益范围。社区党委则根据双方诉求,耐心细致地帮助居民分析利弊,寻求平衡点。

经过激烈讨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产权方,以积极回应的态度促成双方达成了共识,双方最终同意按照新的方案调整栅栏位置,并在铁栅栏中设置小门,钥匙归双方物业管理,用于双方物业公共设施维修使用。

如今,栅栏已经由社区协调建设完毕,困扰两楼居民二十多年的矛盾终于得到化解,栅栏的重新规划,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更让两楼的居民感受到了邻里和谐的温暖。

经验总结

法理相融,搭建矛盾化解新桥梁

和平西苑社区党委积极搭建议事协商平台,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通过多次深入的沟通与协商,逐步将复杂的矛盾脉络梳理清晰。

创新机制,“三化四有”助力民主协商

在组织居民议事会的过程中,和平西苑社区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的“三化四有”议事工作法,通过“一块白板一支笔”让议事协商“活”起来。

党建引领,源头治理破解难题

和平西苑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发挥作用,党委成员主动与辖区单位积极沟通,从源头治理入手,推动问题解决;在整个议事协商过程中,两个楼所在的党支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支部党员深入了解居民诉求,带头参与议事协商,真正做到“党员带头议”,最终实现矛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