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情归山水圆新梦 心系冷暖惠千家--记党建引领下不断向前的山水文园社区

日期:2024-05-13 17:01 来源:南磨房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红雁引霞卷,清风唤平安。人和天愈暖,醉美山水间。不知您可曾到过山水,不知您可曾了解山水。山水文园社区毗邻东南四环,就在南磨房这片热土的最南端。在这里有可以比肩公园的优雅环境,也有媲美胡同的和睦邻情,还有一群为了建设和谐“心”家,兢兢业业,不断探寻的社区工作者。

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更好地服务百姓,让居民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是社区党委一直在探索和创新的课题。在“红色头雁”王建斌书记带领下,全体社区工作者齐心协力,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平台,结合“政语民声”新课堂党建品牌创建、“接诉即办”、“包楼包院”等机制的全面落实,形成了一套符合社区实情的工作思路—“五部”工作法。

何为“五部”?即“调”、“情”、“诉”、“宣”、“联”。“五部”针对基层治理问题难易程度,既可以单独发挥作用,也能够联动使其释放更大的“能量”。

“调”藉以“博学之”。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协调还是调整与调处,首要的就是素质和能力。社区党委深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推进基层治理,并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了打造一支有信念、有干劲、有能力的团队,社区通过党性学习教育、专业知识课堂等方式,对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相关社会单位人员分别开展了专项培训,并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提升自我、开拓思路,增强协作意识,为推进社区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社区通过“政语民声”新课堂中 “学以治用”板块的运行,不仅开展社工能力素质培训、志愿者文明礼仪培训、和谐促进员团队拓展,也就如何提升物业管理等具体问题,特别邀请律师等相关专业人士,开设“以法促治”微课堂,指导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营造物业与业主之间和谐关系。

                        

“情”赋以“审问之”。坚持“知民意 懂民需”。社工按照包楼区域,“每周必入五户,每户必问所需”。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是社工的一门必修课。得体的举止与贴心的询问,使社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居民,主动发现,主动问需。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反馈。作为居民的“贴心人”,社区党委坚持以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为己任,将心比心,用“情”温暖居民,并努力做得更好。

                        

“诉”驱以“慎思之”。坚持“迎难而上,不避不退”。在遇到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诉求时,社区党委不是“一言以避之”,而是深挖诉求突破点,想方设法多方联系,多方咨询确认,努力寻找并尝试各种可行的解决途径,并积极推进实施。以山水文园东园A区临电问题为例,社区党委积极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并在地区办事处的统筹协调下,全力提供临电改造过程中的各项保障服务,社区还关心个别居民身体状况,提前联系卫生部门临时借用氧气袋等应急医疗器具,保障居民在改造过程中不出现意外。

                       

“宣”助以“明辨之”。坚持“拓宽形式 以惠助宣”。为了提升基层治理方面的宣传效果,社区党委将宣传内容与党建品牌中的“民声惠享”板块相结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以惠享成果促进宣传效果,以宣传效果提升惠享成果。如将“双创”宣传融入健步走活动、将安全知识融入暑期嘉年华活动、以旧物置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等,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大大提升宣传效果。

                       

“联”贵以“笃行之”。坚持“众人拾柴火焰高”。面对社区治理中遇到的难题,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协调平台将多方协作打造成常态化机制,群策群力、各尽职责,形成良性的联动格局。思路明确,落实迅速,为高效解决居民诉求提供明确的权责支持和足够的行动力量保障。就建工家园电动车、自行车楼道乱停现象,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协调相关产权单位,最终建成户外车棚。为了给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崭新且安全的娱乐场所,社区多次协调相关社会单位进行调研,并积极争取地区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将会所旁的破损儿童设施翻修一新。

                   

为了持续推进社区治理,圆山水新“梦”,社区党委坚持主动作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设更加美丽、平安、和谐的山水文园社区“心”家,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