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来广营丨来广营地区转“治罪”为“治理”,多措并举降低超市盗窃案件
自从超市设置自助结账区后,许多人为避免排队,优先选择在此结账。但是,有一些人喜欢钻自助结账区的漏洞,不扫商品、结账前删除条形码等方式盗窃商品,自以为占了便宜,殊不知,他们已经构成了犯罪。
来广营地区为遏制超市盗窃案件发生,经过多重沟通,谨慎研判,创新提出由“治罪”转为“治理”,通过“抓前端、治未病”,有效降低超市盗窃案件发生。,时长04:36
贪小便宜酿苦果
2022年2月,在物美超市北苑东店内,27岁的张某男在通过自助机结账时,发现通过不扫码或扫码后结账前删除条形码的方式,可以少结账。于是,他在接下来的一年间,通过这种方式先后28次将超市在售商品偷走。2023年3月,张某男被抓获归案,经核实,张某男共偷取92件商品,共计价值2177.71元。
最终,他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以一万元罚款。68岁的李某女,也发现了物美超市这一漏洞,以为可以通过利用自助结账设备,以不扫码、漏扫码的方式,占得小便宜,先后22次盗窃超市在售商品,价值共计人民币553.3元。李某女被抓获归案后,追悔莫及,最终,她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罚款一千元。
寻根源 探答案
2021年到2023年间,来广营地区发现因超市盗窃被判刑的社区矫正对象近80人,在每年社区矫正对象总数中占比近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盗窃案件发生在辖区物美超市。在发现问题后,来广营地区积极发挥社区矫正委员会的领导作用,成立物美超市盗窃案件专班,由主管副乡长全面负责,领导司法所开展整治物美超市盗窃专项工作。
通过多次对接物美超市以及专门召开超市盗窃类案件分析会;协调沟通物美超市加强自身监管;在自助付款设备上张贴提示警告标志标识;在超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发放致辖区居民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加强对偷盗行为进行防范和警示。
抓前端 治未病
在经过对盗窃犯罪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发现盗窃人员既有年轻白领,也有退休老人,他们的经济条件普遍较好,生活没有遇到困难。盗窃人员普遍存在占小便宜心理,第一次发现漏扫商品后,无人追究责任,逐渐形成习惯,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经过研判后,地区司法所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由侧重“治罪”转为侧重“治理”,并提出“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思路。
司法所会同朝阳区检察院、物美超市召开座谈会,请受损商超企业定期向司法所移送“黑名单”,由司法所统一对漏结账两次以下的人员发送预警短信或拨打预警电话,督促主动归还财物,将轻微违法行为遏制在转化成刑事犯罪前,实现企业挽回损失、预防犯罪的双重目的,形成司法履职、基层预防、行业自治有效融合的溯源治理体系,共同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强预警 重教育。
为提高辖区群众法治素养,营造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司法所积极开展“送法进社区” “送法进企业”等系列活动,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同时,加强清河营郊野公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更换宣传展板25块,其中14块展板结合了矫正对象刑事犯罪类型进行了宣传,使法治宣传具有针对性,同时贴近百姓生活。
司法所工作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向辖区居民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并在楼单元门、商超自助付款机等区域进行张贴,共计2万余份,提示居民“漏扫码、不结账”的违法性及严重性,向居民宣传勿以恶小而为之,触犯法律必受惩,切不可为贪一时之利,触碰法律底线的思想。
2024年1月1日,来广营地区开始实行商超盗窃案件专项整治工作,截止至目前,物美超市向司法所移送55名“黑名单”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拨打预警电话,进行法治教育,督促主动归还财物等方式,对“黑名单”人员进行劝导和警示教育,以避免其继续犯错,进一步构成犯罪,其中46人已主动归还财物。经过不懈努力,来广营地区超市盗窃案件也显著减少。来广营地区转“治罪”为“治理”,多措并举,有效降低超市盗窃案件。
接下来,来广营地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严格把控,层层推进,发挥机制作用,降低辖区内超市盗窃人员数量,营造地区和谐、良好的社会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