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在店,签约期内1072户村民全部搬迁!看十八里店乡小武基村腾退安置项目速度下的民生温度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居者有其屋”开始。
镜头拉向正在拆除中的小武基村,数台挖掘机伸开长长的臂膀左右挪腾,一栋栋房屋轰然倒地,村民们将告别老旧房屋,搬到“新家”,尽享“腾”出来的城市福祉。
经过40多天周密的部署和准备,小武基村腾退安置项目于4月3日发布腾退公告、4月13日启动正式签约,历时15天的时间,圆满完成了1072户村民搬迁,村民主动交房、交钥匙,收房率达到100%。下一步,该项目将有序开展选房等相关工作。
小武基村位于东四环外,占地面积约16.57万平方米,腾退范围涉及1072个院落。村内房屋破损程度高、环境整治压力大、水电能源供应短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着百姓热切期盼,全乡统筹谋划,用十八里店力度、十八里店速度、十八里店温度,扎实推动腾退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十八里店腾退做法”。
一个坚定的目标建立,一支勠力同心的队伍
改善民生,是腾退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小武基村腾退安置工作,区领导多次莅临一线指导,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区级工作专班,从7个乡抽调有经验的处级领导入驻,全力协助腾退工作。政法、宣传、网信、公安等区级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给予专业支持。全区上下合力并举,为小武基村腾退安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十八里店乡坚定腾退决心、明确腾退目标、明晰时间节点,迅速组建工作组、制定方案,建立一支勠力同心的队伍,主动担当、压实责任,开足马力全速推进。
一条铁的原则,一个政策用到底
坚持一个政策用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政策不会变,补偿标准也不会变,制定《小武基村腾退补偿方案》《实施细则》及解释说明,使腾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在方案细则中找到答案,真正做到“有理可循、有据可依、不留盲区”。
坚持秉公办事、合法合规、保证全程阳光透明的准则,严格按照政策执行,三榜公示,做到安置人口公开、确权面积公开、评议结果公开,绝不让村民们的利益受损。
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多措并举有序推进
腾退工作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才能达到和谐腾退?十八里店有着自己的思考:
第一时间成立腾退安置监督组,将全过程监督贯穿始终,分批分层召开廉政教育警示会,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和廉政承诺书293份。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积极协调其他区纪委、市住总集团、区房管局、兄弟街乡纪委等协助核查,坚决取消资格,及时避免了腾退补偿资金和集体经济利益受损,维护了公平正义。
针对未签约户,处级领导带队一对一谈心,为村民讲清形势和法理依据。
200余名党员干部、14个群众工作组先后开展四轮入户走访,以真心换信任,帮助村民算明白经济账、幸福账,将腾退安置政策,送到百姓的心坎儿里。腾退工作中,45名本村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签约,为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签约率达到99.9%。
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应急、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消防等100名执法人员,安全有序完成242家门店搬离;由乡、村、专业公司成立联合信访接待处,第一时间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乡处级领导带班,公安、消防、医护、安保等24小时备勤,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
成立宣讲团,召开村民大会,为村民细致入微讲清腾退政策。同时,在全村范围内悬挂横幅1000余条,发放一封信、公告等25000份,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信息25条,阅读量达20万余次,营造出全村上下齐心的强大声势;此外,还制作安置房建设、打击“房虫”等宣传片5部,广播稿件12篇,通过形式多样的走心宣传,让村民对腾退工作的每一步都放心。
腾退过程中,坚持群众工作方法:为便于村民选房,打造期房和现房两处户型展示区,累计接待8000人次村民实地看房,让乡亲们第一时间了解户型、房屋特点,选房更安心;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实际困难,帮助其解决临时周转问题,并提供免费搬家温情服务,彰显暖心贴心的“十八里店温度”。
当村民们开心地领到了腾退补偿款,为避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骗取村民补偿款,组织银行专业人士,向村民普及、讲解防骗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达到入耳入心,帮助村民捂好钱包,守住幸福。
有温度更有速度,第一天签约率即超85%、签约后第5天就发放了首批补偿款……十八里店用真诚的服务赢得村民的认可。村民主动交房、交钥匙,仅用时15天,完成1072个院落的腾退工作,收房率达到100%,这是对十八里店政民双向奔赴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