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探索政务服务下沉新模式,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
作为基层政务服务的重要窗口,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强化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建设,联合社区力量,积极探索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秉持“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将社保、医保、就业创业等多项便民政务服务,通过网格化管理带入到辖区楼宇和千家万户之中,努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1)创新“1234”工作思路,建设区域联动新范式。为确保政务服务能够真正深入基层,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与社区形成紧密的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创新“1234”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劳动保障协管员多批次下沉社区,随时根据居民需求面对面交流,将政务服务信息精准送达每位居民。“1”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2”是贯穿线上“政务之窗”栏目与线下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和相关政务服务力量两条主线;“3”是组建政策宣讲队、暖心就业队和社会化退休服务队三支专业化力量;“4”是实现四项目标,即:送政策,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送岗位,提升辖区居民就业率;送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送温暖,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
(2)便民业务齐下沉,服务群众“零距离”。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协管员队伍建设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通过流动的形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人员下移、自助办理设备下放。许多事项已经下沉至社区便民服务站,与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受理和办理团队进行深度融合、有机整合,确保政务服务触角能够延伸至社区的每个角落,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2)探索精准化服务模式,提高居民幸福感。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强化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与社区网格员的紧密配合工作机制,探索“一户一例”、“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模式。例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组织工作人员主动入户上门提供失业登记、辅助养老资格认证等多个政务服务事项。这些深入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和困难,提供更加贴心、高效的举措,让居民感受到了切身的关怀与温暖。今年一季度,中心已累计为111名居民办理灵活就业,提供针对性职业介绍服务449次,为371名居民经办社会化退休业务(退休经办、退休社会化管理等),为178名居民完成药费手工报销业务。深入社区、贴近百姓的工作法与政务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大屯街道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政务服务综合性改革,加强与社区的多项合作与联动,探索更多符合社区特色的治理模式,共同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发展,为辖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建设和谐、宜居、美好的基层政务服务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