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内容页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屯街道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日期:2024-01-31 18:05 来源:大屯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接诉即办“一根针”,穿起民生“万条线”。“12345”市民热线是畅通民意、为民解忧的“连心桥”。2023年,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与责任意识,将“接诉即办”工作作为办实事、解民忧的重要抓手,深化“未诉先办”、主动治理,推进“接诉即办”降量提质,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2023年共受理群众诉求16917件,案件量同比下降3.52%,案件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同比提升1.2%、1.3%。直派排名进入全市前200名6次,全年综合成绩显著提升。

(1)建机制,提效能

一是党建引领,高位统筹。坚持党建引领,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将“接诉即办”工作列入街道工委会、主任办公会重要议题。坚持日调度、周分析、月点评,定期对诉求办理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形成高位统筹、逐级传导、协力推动的良好局面,助推“接诉即办”主体责任层层压实。

二是完善机制,提质增效。坚持一号响应、一单到底,到群众身边解决问题,严格落实街道“1357”日清周结工作模式,做好全流程跟踪督办、疑难诉求指导协办与总结复盘,在提升原始解决率上下功夫。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及时高效解决,不断提高受理效率与工作效能。

三是把好“质量关”,下好“先手棋 ”,练好“基本功”。落实诉求回复和剔除案件审核“九必查”要求,做到办理部门初审、主管或包片领导复审、主要领导亲自把关,加强流程优化与质量把控。针对汛期房屋漏雨、冬季供暖、病媒消杀等周期性、季节性、规律性较强的诉求,加强隐患排查与提前研判,提高主动治理与诉求解决能力。围绕“接诉即办”考核新规、工单处理规范、材料撰写与沟通技巧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18次,固本强基、以学促干,增强经办人员专业技能与为民服务意识。

(2)应民声,促融合

一是精准施策通堵点。聚焦居民诉求集中领域、高频难点诉求,通过动态监测、分析研判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把脉问诊,研究对策。通过抓重点、攻难点、通堵点,提升诉求解决能力与为民服务水平,确保“接诉即办”工作与民心“共鸣”、与民意“共振”。

二是“未诉先办”解民忧。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延伸主动治理触角,将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在“开口”之前,力争通过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带动一片治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实走深,为居民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三是“网格治理”精细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与网格管理有机融合,实现治理单元划小划细、治理效能增强增质。形成“楼院网格发声员”“六进四聚”等治理典型,实现信息在网格采集、需求在网格发现、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以党建引领基层网格精细化治理推进“接诉即办”降量提质。

桩桩件件用情办,点点滴滴暖民心。大屯街道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将“接诉即办”作为推动基层治理、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的重要途径,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增强地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