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街道用好长效“三招”,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日常”
三里屯街道用好长效“三招”,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日常”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三里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积极探索优化工作方法,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让辖区每一位居民树牢环保意识、文明理念,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聚合力”:
多元共治,垃圾分类提速度全员发动齐参与
街道秉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融入”原则,主动依托社区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当标杆、作表率。同时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让社区、物业、企业商户等多方力量联合在一起,多方位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带动全民一起奏响垃圾分类“共治曲”。
精细管理促提升
“这个桶站的其他垃圾里混有可回收物,可以在居民投放时指导得更精准一些。”“桶站位置指示牌是否能放到更加显眼的位置?”这是街道执法队员日常巡查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幕。为实行全要素监管,三里屯街道建立“周巡查月考核”工作机制,针对辖区商户及小区内垃圾桶站开展专项检查,通过“督查-反馈-复查”的闭环模式,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规范。
桶前值守见行动
为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各社区积极组织党员、居民志愿者带头开展桶站值守,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看桶、守桶、护桶,志愿者们化身一位位“垃圾分类达人”,引导居民根据不同类别的垃圾投放至相应垃圾桶内,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传播力”:
花式宣传,垃圾分类拓广度街道将垃圾分类宣传与社区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多线并进全面覆盖,通过打造立体式宣传矩阵,让垃圾分类走入千家万户。
“
趣味游戏,乘“分”破浪一起来 在北三里社区开展的乘“分”破浪的我们——垃圾分类主题游园活动中,志愿者借助展板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及常见误区,进一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居民分类意识。活动采用任务打卡+互动体验的形式,将知识答题、互动体验、游戏闯关有效结合。在分类知多少、分类大乐“投”、环保“袋”回家等游戏摊位前,大家沉浸其中,工作人员及时解答孩子们的疑惑。“不但有趣,还能更好地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点赞!” 小朋友们纷纷表示。
“科普讲座,精彩纷呈见实效 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度与认同感,连日来,各社区开展多场垃圾分类科普讲堂活动,营造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讲座上,工作人员就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原则和方法展开讲解,指导居民正确进行分类,活动还邀请了专业讲解员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和有趣的故事与大家互动,帮助大家更好掌握垃圾分类的技巧。
此外,街道创新运用“线上宣传+线下引导”,科学普及相关垃圾分类知识,弘扬分类“新潮流”,进一步增强群众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形成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创新力”:
实招频出,垃圾分类增亮度“撤桶并点”建桶站,绿色社区新标配
从“门前一个桶”到“定点分类桶”,从“五花八门”到“分门别类”。街道和社区通过网格化走访摸排,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在各社区实行“撤桶并点”方式,解决垃圾处理难题,让垃圾分类逐渐转变为居民生活“必备技能”。“以前扔垃圾时要用手去拉桶盖或者手拉环,不卫生还麻烦,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啦!”智能垃圾桶不仅方便了居民们投放垃圾,也彻底解决了消毒不及时的问题,让小区环境进一步提升。
示范引领树标杆,以点带面促分类
为充分调动示范单位、商务楼宇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街道进一步加大宣传示范力度,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推动绿色低碳在辖区深入推行。截至目前,辖区4个小区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家社会单位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商务楼宇;12家党政机关、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北三里南楼西小区、三里屯太古里,三里屯soho、盈科中心等先进示范单位正在进一步创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