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街道文明“四步走”,家园“净”又“靓”
骄阳似火,烁玉流金,文明“净”楼就现在。在潘家园,一群群“蓝马甲”深入小区,一层层楼道畅通不再堵,这样的场景已持续三周多。为持续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提升辖区环境卫生秩序,从街道、社区到社会单位,从党员干部到志愿者、群众,潘家园街道上下齐心“四步走”,将楼道堆物堆料“清零行动”工作落实落细,共同扮靓“面子”,做实“里子”。
第一步:前期摸排,统筹安排清理进度。“分楼包户、走访入户,做好摸排工作。”面对楼道堆物堆料“清零”行动,各社区的第一步行动心照不宣:提前一星期告知居民,让大家及时清理杂物,妥善保管好个人物品,同时便于社区按照各楼栋情况,划分清理的难易程度,制定工作预案。攻坚先啃“硬骨头”。潘家园南里社区瞄准了一处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无物业小区,因历史遗留问题,长久以来,居民习惯于将闲置物品长期堆放在楼道,不仅影响楼道环境卫生,还堵塞消防通道。清理堆物堆料,最难的是做通居民工作。面对不愿意配合的居民,社区耐心沟通,认真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最终获得居民配合。有了无物业小区的清理经验,社区以点带面,辖区其他楼栋的清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按照我们的计划,一天最少清一栋楼,预计月底全部清完。”潘家园南里社区党委书记闫海燕说道。
第二步:联合执法,压实物业主体责任。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清理楼道堆物堆料仅靠社区是不可能完成的。华威里社区深知这一点。对此,在吹响“清零行动”冲锋号角后,社区同步“吹哨”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区消防救援支队及潘家园派出所,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清理工作中。“其实很多居民持观望态度,是怀疑整洁的楼道能保持多久,所以我们这次一定要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决心和力度,才能方便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对此,各社区相继召开物业协调会,压实物业主体责任,要求其对辖区、特别是已清理堆物堆料的楼,加大巡查力度,发现一处清理一处,严防反弹。
第三步:做好宣传,线上线下全覆盖。“我们会邀请民警或消防队员在前期入户中对居民进行普法教育,告知他们这是违法行为。”华威北里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有居民占用电表箱、管道井进行储物,认为自己没有堵塞消防通道,且储存的并不属于易燃物,不应该在清理之列。对此,派出所民警解释道,《民法典》中有规定,业主不得侵占通道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这不是堵不堵的问题,而是不可以放的事情。” 据悉,在潘家园南里社区每月一次的普法日中,老法官们都会向大家宣讲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社区还会依托日常的便民服务活动,设置安全宣传角,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了解学习到安全知识。微信群中,社区不时发送消防安全、文明行为等相关文章,提醒居民注意防火防盗。
第四步:共治共享,居民化“被动”为“主动”。目前,社区联动物业、产权单位、消防、公安、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单位等多方力量,已成为推进堆物堆料“清零行动”工作的“标配”。“这是我们自己家,我们得出一份力。”在清理过程中,还有不少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主动加入进来,并带头清理自家杂物。不仅如此,他们化身“宣传员”,将消防安全、文明新风等话题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与邻居们的日常闲聊中。在他们的影响下,此前不愿配合的居民逐渐转变态度:“杂物清干净了,环境确实好不少。”有的居民甚至还主动联系社区,希望能成为志愿者,为社区环境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文明始于心,创建在于行。潘家园街道全员上阵齐发力,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在辖区形成全民参与、共建文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