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非遗文化“庙”不可言 吃喝玩乐“庙”趣横生——崔各庄地区举办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十二届奶子房庙会

日期:2023-06-13 10:14 来源:崔各庄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非遗文化“庙”不可言 吃喝玩乐“庙”趣横生——崔各庄地区举办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十二届奶子房庙会

初夏六月,万物竞绿,百花争妍。6月2日,崔各庄地区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十二届奶子房庙会隆重开幕。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朝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崔各庄乡党委书记李泽林及乡领导班子成员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乡长殷伟涛致辞,杨蓓蓓副区长宣布庙会正式开始。

庙会开场,奶东碧霞元君娘娘庙前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娘娘庙前,与幡鼓齐动十三档邂逅,在这里逛庙会、看表演、赏民俗、品美食,体验传统之习俗,感受非遗文化之魅力,尽情享受着庙会带来的缤纷乐趣。

奶子房庙会原名“奶子房香会”,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举办,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恢复以来,已经举办了31届,成为崔各庄乡著名的民俗文化品牌,也成为地区重要的乡情根脉。其中“幡鼓齐动十三档”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地区群众喜爱,每年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观赏游览者。

此次第三十二届庙会围绕“传承非遗 你我同行”主题,在传统武会、文会的基础上,设置民俗传统体验、非遗技艺展示、定点打卡等活动内容,活动持续到6月4日,让百姓通过沉浸式、全方位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绝活绝技 精“庙”绝伦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幡鼓齐动十三档”主要由开路、五虎棍、秧歌(高跷)、中幡、舞狮、双石、石锁、杠子、花坛、吵子、杠箱、天平和胯鼓组成,唱腔、招式、装扮、器乐都可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标本”。

表演五虎棍的演员身着鲜艳的表演戏服,或手举令旗,或手持棍棒,对打、群打、表演棍术,展现着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得翘首观看的居民纷纷称赞。

“盘旋上下声咆哮,寒光凛凛拳金毛”一头头舞动的狮子摇头摆尾地出场,鼓声雷动,舞狮大戏上演,四只狮子前后左右,忽高忽低,跳跃、登高、朝拜、旋转、滚球……时而勇猛威武,时而憨态可掬。登高叠罗汉、飞速旋转、四个狮子齐齐站在木球上惊险走过跷跷板……高超的技艺表演扣人心弦。

随后,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两条色彩艳丽的祥龙闪着光翻腾起舞,它们穿梭前进,苍劲矫健,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形成排山倒海之势,令人震撼,赢得了居民们的阵阵喝彩。

舞龙舞狮团队由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组成,洋溢着欢快热烈、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气氛,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团队还曾代表奶子房庙会走出国门,远赴希腊参加了帕特雷市嘉年华演出,让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紧接着,传统的中幡表演开始。演员们带来了头顶中幡、单指顶中幡、嘴叼中幡的完美表演,重达30多斤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里自由行走,迎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小车会的表演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彩,只见一位位演员施着浓重的粉黛,“花枝招展”,将布制“车”套在身上,到处走动,扭捏作态,引来大家阵阵笑声。

此外,还有灵活的杠箱,精彩的踩高跷,惊险的顶花坛、雄浑的胯鼓表演等一系列民俗文化表演纷纷上阵,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现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不断拍手叫好。

龙腾狮跃、幡耸马嘶、叉棍同舞、锣鼓齐动,唱的、耍的、舞的、打的……现场表演过后,花会成员走街串巷,开始花会踩街表演,他们身着古装、扮着脸谱,再现了明清香会盘道、打知、叫门、参驾等内容,透着满满乡情和浓浓生活气息,地区百姓夹道观赏,大家一边观看表演,一边拍照、录视频分享,小孩子们还会兴奋地跟演员们一起互动。百姓们也都自发地在自家门口摆起桌子,为他们送上茶水。

活动期间除传统武会表演外,还有“清茶圣会、茶叶圣会、鲜花圣会、馒头圣会、粥棚圣会、果蔬圣会”等6个圣会现场助兴,村民们可以免费喝粥、吃馒头、饮茶水、赏鲜花,大家同喝一锅粥、同饮一壶茶、人人相见道“虔诚”,形成团结、和睦、友爱、向上的庙会气氛,展现了这一历经数百年的传统非遗文化形式和其厚重的乡土文化紧紧融合在一起的完美形态。

传统情深 “庙”趣横生

“看看这个凤冠,全部全手工打造的!”“喜欢哪个造型,现场就可以制作。”地区“巧娘”非遗手工团队现场创作,让观众感受一针一线间绽放出的传统手工艺魅力。“好的琉璃,应该是敲之有声、质地圆润,颜色鲜艳如玉……”在庙会上,编织、篆刻、画像、葫芦丝、泥塑、风筝等传统手工艺“争奇斗艳”,手工艺人们展示各自的作品,讲解独特的技艺,让这些在居民童年时光中留下过美好回忆的老玩意儿,在本次庙会中一一呈现。兴趣浓厚的居民们或争先恐后互动学做,或买个小作品带回去给自家小朋友把玩。

庙会活动中,还设置了非遗美食区,有吹糖人、茶汤、灌肠等,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观众还可以享受美味可口的小吃美食。在吹糖人的摊位前,不少儿童在家人带领下欣赏着师傅表演的绝活。只见师傅抓了一块糖料,做成空心,吹成泡泡,再将模具两边一合,把泡泡夹在中间,继续吹气,不一会儿工夫,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便展现在他的手中。“我们是善各庄村的,孩子对这些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所以我就带孩子专门来感受一下传统庙会的氛围。”居民表示:“孩子刚才看吹糖人的过程开心极了,感觉师傅像是变出来一只小动物,传统技艺非常神奇。”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居民们欣赏着非遗手工艺品,品尝着特色小吃,勾起记忆深处的童年味道,捡拾着割舍不下的片片乡愁。

近年来,奶子房庙会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不断创新,不仅“吸引百姓来”,而且“走到百姓身边去”,把更多文化活动融入到庙会中,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到百姓身边,让大家深切感受非遗民俗文化,留住美丽乡愁。在文化惠民方面,崔各庄地区将继续精准聚焦百姓需求,合理统筹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地区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