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各庄有我 传递“新”温暖、展现“新”担当
崔各庄有我 传递“新”温暖、展现“新”担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崔各庄地区充分发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路上、更熟悉”的独特优势,组织发动其当好物资配送“运输员”、抗疫知识“宣传员”、防疫隐患“巡察员”,用实际行动传递“新”温暖、展现“新”担当,而在封控区内被按下暂停键的小哥们,他们原地变身为志愿者,助力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出人、出力、出点子,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居民所需物资送到各个片区,他们用“最小单元”凝聚起,强大的抗疫力量,搭建起群众与生活物资之间的温暖“传送带”。
“90后”快递员化身“抗疫轻骑兵”
来自河北保定的“90后”小伙高杨,是东辛店村村内韵达站点的快递员,11月9日受疫情影响东辛店村进行临时封控。为更好地统筹辖区抗疫力量,东辛店村积极与辖区快递站点联系,希望招募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我想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为村里送物资!”因暂停派件正在家里休息的高杨收到召集志愿者的通知,立即报了名,“送物资咱们是‘老本行’,况且这么多年一直都居住在东辛店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家乡有难我们理应伸把手,为保障地区群众健康安全贡献力量。”
每天早晨7点半,高杨都会准时出现在卡口货架处,及时将生活物资和快递转送到村内各个片区的货架上。“临近中午和下午的是配送的高峰期,很多居民家里日用品和食物储存不够,所以需要‘马不停蹄’地为村民送去他们订购的生活物资。虽然很忙碌,但却感到非常充实温暖。”高杨说,这样的忙碌,一般要持续到晚上8点才结束。
在今年5月份东辛店村因疫情封控期间,高杨也在东辛店村第一时间报名,在村内参与“爱心快递专车”配送志愿服务14天。“有时候能听见村民站在窗口说声‘谢谢啦,辛苦啦’,捂在‘大白’里身上淌着汗,心里也感觉很舒坦!”
一声召集令,他们在封控区干起“老本行”
“我代表站点申请加入封控保障工作”“现在就过去报到” 。11月13日,受疫情影响费家村临时管控,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同处于封控区的中通快递站点负责人杜防主动请缨,立即向村内请战,带领站点6名快递员加入到封控区服务保障工作中。
在费家村临时管控的几天时间里,杜防带领6名快递小哥组成“志愿小分队”,内外配合、轮流投递,驾驶着快递车穿梭于费家村封控区,开始了封控区最后“一百米”大接力。
“快递员当志愿者最大的优势是对各家各户的位置特别熟悉,配送起来快一些。我们站点有三辆快递三轮车,为更好管控,村里划分成6个区域,村民所采购的物资抵达村口后,我们按区域把货物装进三轮车,配送到各个区域的指定位置,再由其他工作人员把货物送给居民。”杜防说,这种分工合作,让村子里的物资配送提速不少。
志愿配送期间,杜防等7名快递小哥一天的运送货物量高达4000件,尤其是到了中午或傍晚,外卖量特别大。每到这时,杜防和其他快递小哥首先保障外卖配送,“现在天气凉了,我们尽量快些送,让大家吃口热乎饭。”而“骑士”们吃饭的时间就不那么固定了,大家只能在配送的间隙轮流吃饭。
同样,对这只配送队伍中的快递小哥周永刚来说,这次志愿配送服务也是他从业以来度过的最为特殊的“双十一”。周永刚笑称快递小哥是运送物品的专业型“选手”,但面对如此大量的生活物资,他觉得没力气还真干不了这事儿。举例来说,在物资运送中他们遇到好几次“大单”,这个大单不是指商品价格的贵贱,而是体量太大,是村民和租户集体采购的一大卡车蔬菜、面粉等生活物资。
“之前我们就做过志愿者,这次又能在村里发挥特长,虽然挺累,但挺开心的。”快递小哥周永刚说,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家的感受很深刻,更是体会到了志愿者的不易,也让大家对身上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
邮政快递小哥“骑”心协力战疫情
11月15日,崔各庄地区善各庄周转房因疫情临时封控。部分居民为保障日常生活需求,进行线上购物成了第一选择。如何畅通渠道避免物资堆积,如何将大量的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手中,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被影响,一时间成为善各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事。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善各庄村委会工作人员联系上同处于封控区的邮政快递站点相关负责人翟迎彬,希望他们能够协助解决快递物品配送问题。该站点的二十多名快递员得知情况后积极响应,就地化身成为志愿者,骑上快递三轮车、电动车,带上快递外卖配送相关物品,加入到封控区服务保障工作中。之后,二十多名名邮政快递小哥穿戴着口罩、面罩、防护服、手套,驾驶着快递车穿梭于封控区,开始了封控区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大接力。
封控最初防疫物品较为紧缺,他们果断将快递站点储备的签字笔、不干胶贴纸、消杀喷壶等相关用品搬到善各庄周转房出入口使用。善各庄周转房出入口处设置了临时快递分拣区域,周转房区域设置有12组货架,公寓区域设置有3组货架,并贴上了楼号。守在出入口的邮政快递小哥和志愿者们一起接收外面快递员送来的外卖食品及蔬菜、水果等生活物品,引导他们在包装袋的醒目位置贴上不干胶贴纸,用记号笔标注上楼号、具体房间号、收货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并将标注好的物品进行消杀、分拣后,整齐地码放在快递架上。
为了让封控区的居民吃上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可口的饭菜,在村内的快递小哥和志愿者们按照“少拉快跑”的方法,按照分组迅速将居民在网上购买的生活物资一份份送到隔离居民的房间门口,再次进行消杀后,逐个联系居民领取,极大地缓解了封控区居民物资短缺的难题。“我们这个站点本来就负责善各庄周转房区域的快递配送工作,对这些区域比较熟悉,一看快递外卖袋子上的标注就知道是哪里,能很快将物品准确送到。”翟迎彬介绍,邮政快递小哥们在接力运送快递物品的过程中,还顺带对村内其他志愿者进行培训,每排的快递员带一个志愿者共同进行物品配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村内各楼栋情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虽然,从出入口的快递架到封控区的居民楼距离只有几百米,但对于快递小哥来说,这百米是负重的百米、是攀爬的百米、是裹在防护服和口罩中密不透气的百米,更是充满着为居民服务的热情和热心的百米。“穿上这身防护服我才知道,原来‘大白’们真不容易。”邮政快递小哥陈鹏说,送货工作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但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趟一趟提着大袋小袋上楼下楼,很快就会全身出汗,在工作结束之前又不能脱,非常辛苦。“居民买的生鲜果蔬,分量都挺沉的。但是我们都很自豪,因为我们也能发挥所长,为居民们做些事情。”每次收到居民真诚地感谢时,他都特别高兴。他说:“平时送快递是工作,而作为志愿者送货,意义完全不同了。”
从11月15日到20日,在善各庄封管控区的二十多名邮政快递小哥和志愿者们累计运送了数万件的快递外卖物品,是他们的坚守、付出换来了封控区域的秩序平稳、居民封管控生活的无忧。
在崔各庄地区疫情防控中,一名名快递小哥成为这只队伍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奔跑”在路上,全力做好生活物资配送,将急需的药品、食品、日用品,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居民楼下,成了连接千家万户的物资和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