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最美家庭故事(三)

日期:2022-12-06 11:20 来源:崔各庄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最美家庭故事(三)

导语:每个最美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良好的家风、幸福的家庭故事让普通有了鲜明的色彩,折射出人性温暖夺目的光芒。由崔各庄乡妇联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最终有25个家庭评选为2021年度崔各庄乡“最美家庭”。本报陆续推出这些最美家庭的故事,敬请关注。

默默付出献真情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的背后,总会有一个默默付出很多的人,马泉营村的毛金芬就是这样一个人。

毛金芬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她的丈夫是一名老党员,虽现在已退休,却仍然发挥余热,喜欢帮助邻里,村内但凡有需要他的地方,一个电话总是随叫随到。毛金芬深知丈夫的心思,给予了丈夫莫大的支持与理解。

在对儿子的教育上,她宽严相济,重视孩子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待儿媳妇也宽容理解,从不挑剔。她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亲戚邻里的赞美。

尊老爱老孝先行

在马泉营村,已经82岁高龄老人孙淑兰晚年生活很幸福,这要得益于她有个好儿媳尹占芳。

尹占芳的丈夫从事电力工作,经常早出晚归,家里的事情大多顾及不上,因此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的事自然就落在了尹占芳的身上。婆婆一直关节不好,腿弯不了,蹲不下,随着年岁增长,行动越发地不便。尹占芳既当媳妇又当女儿,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给她买合适的衣服,定期为她洗澡、理发,尽量让老人感到开心,主动关心老人的健康,把婆婆的生活起居和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婆婆总说:“有好儿女不如有个好儿媳。”尹占芳却说:“只要老人心里高兴,身体健康,这便是我们的福气。”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精神,为亲戚邻居树立了好榜样。

热心公益显担当

马南里社区的老党员陈荣珍,今年67岁,虽然已退休,但她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处处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看到社区招募志愿者的通知,便主动报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人员排查、人员登记、卡口值守等多项工作。她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并担任7、8号楼楼门长,每周五都会和楼内志愿者们一起进行大扫除活动,清洁楼道内的卫生。在社区在老旧小区入户调查中,她深入小区楼院,串门入户,面对面和居民沟通,就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陈荣珍的老伴常年身体不好,无法下床,需要人照顾,心中虽有牵挂,但她依然克服自身困难,积极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家庭美满幸福多

家就像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马南里社区高利霞的家庭,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

高利霞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孩子一出生体质较弱,为了照顾好孩子,她选择了离职做全职宝妈。她的婆婆理解带双胞胎孩子的不易,什么活都抢着帮忙做,对她比对亲生女儿都好。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她也尽心尽力照顾好孩子,关心体贴老人,家庭氛围十分和睦。孩子上幼儿园后,婆婆回了福建老家,虽然两地相隔千里,但高利霞会经常和婆婆视频聊天,了解她的近况,每当有什么开心的事,也都会录下来,给婆婆分享。

除了经营好自己的小家,高利霞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志愿活动,扫雪铲冰、周末大扫除等活动中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和家人相互理解和包容,在平凡的琐碎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

邻里守望蕴真情

提起燕保马泉营家园社区居民苏乃玉,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敬佩而羡慕的眼神。因为她有一个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多年以来,他们一家人用平凡的事诠释了“最美家庭”的真谛,赢得了其他居民人们的赞美。

在日常生活中,苏乃玉夫妇与邻居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哪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有他们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同单元楼有位老人走路不稳,摔倒在楼道里,苏乃玉夫妇看到后毫不犹豫把老人扶起并送回家里;有的居民出门急钥匙落在家里,进不去门,在楼道里待了一夜,苏乃玉夫妇知道后,为他送上可口饭菜并帮忙联系了开锁公司。

除此之外,苏乃玉一家人还积极参加社区防疫值守、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等志愿活动,苏乃玉还被社区多次评为优秀志愿者。他们一家人邻里守望的真情和热心公益的精神深受居民的赞许。

爱岗孝亲传佳话

今年48岁的石红滨是奶东村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村委会工作二十余年,她先后担任计生宣传员、流管站副站长等职务,除了日常工作,在奶东村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都能看到她热情的身影。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更是利用多年流管工作经验,给管控工作提供了诸多有效的举措。

在家中,石红滨更是以身作则、尊老爱幼。去年中旬,97岁高龄的婆婆不慎摔了一跤造成胯骨骨裂,住院近一个多月。期间,石红滨下班后都会第一时间到医院照顾婆婆,喂饭、擦身、揉背等将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从无一句怨言。怕婆婆吹空调太凉伤身,她每晚都会坐在一边给婆婆扇扇子,直至婆婆睡熟。石红滨经常告诫家中的后辈,孝顺老人,不只是敬老,最重要的是顺着老人的心意。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做好她们的榜样。

当好群众“守夜人”

“有一批大数据派单马上下发,请各位准备好。”深夜,正准备睡觉的奶东村工作人员王艳军,看到通知后立即起床,拿起放在床边的笔记本,打起精神开始工作,自新冠疫情发生后,随叫随到便成了王艳军的工作常态。

为迅速筑牢疫情防控线,奶东村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稳步推进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王艳军便是其中一员。自从负责大数据流调排查工作以来,任冲始终24小时“在线”,手机一刻不敢离手,不管多晚,只要工作有需要,她都能第一时间到位,因为早一分钟排查完,就能早一分钟降低传播风险。由于深夜接到电话,难免会有人不理解,任冲却从没红过脸,总是耐心解释,仔细核实。

面对疫情,王艳军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积极向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靠拢,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她是疫情来袭时的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