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并肩作战 多图记录国美第一城2号院封(管)控后的第一天
10月23日,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1名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目前已确诊),居住地为平房乡国美第一城2号院7号楼,为社会面筛查发现,平房乡对小区采取封(管)控措施。
封(管)控后的第一天,现场只进不出,小区仅保留6号门。
青年西路(姚家园南路-达德南路段)西侧,小区内单元楼,拉起警戒线,搭起一排围挡,国美第一城2号院一侧底商门店都已关门歇业。小区只进不出,仅保留6号门。民警、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安保力量全天候管控出入口及周边路面。医护人员、“大白”,已对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和隔离管控,并严格落实相关场所管控及环境消杀等防疫措施。
服务封(管)控区里的隔离人员,调拨现场值守所需的基本物资,从早到晚,电话一直没停过。
23日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施工作业,临时指挥部、物资保障所搭建完毕,办公桌椅、小区楼栋分布图、监控移动屏幕等硬件设施筹备到位,并投入使用。盯电脑、敲键盘、接电话、核数据、发通告……已是深夜,指挥部仍灯火通明。
在小区6号门出口处,搭建有39台货架,分别对应小区里的39个单元住户,按楼门分别放置好,每天分好几个时间段,集中清空,由“大白”负责派送到每家每户楼下。
小区里有不少“上班族”,居家办公时使用电脑笔记本成为“刚需”,对于这类贵重物品,设有专门的货架,有专人保管、看守、对接、运送。
“快递一来,我们要立刻迎上去,问清楚楼号,确认面单上有没有详细地址。因为保护隐私,很多面单上电话和地址都是不完整的,要跟快递员确认后,将详细地址写在购物袋上,方便‘大白’派送。”现场一名负责运送快递的工作人员介绍到。
线上接单、线下响应 便民服务群全天候响应。畅通“对接沟通”渠道,线上成立由机关青年干部、社工、楼门长、志愿者等各类力量组成的便民服务队,以微信群为纽带建立沟通关爱平台,按照1+5+10+39的管理模式(即一个乡便民服务管理群+就医、开药、快递外卖、隔离证明、充燃气5个工作对接群+10栋楼+39个单元门微信群),为小区8000余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响应、关爱、疏导、服务。
此番战疫,有第一次进入封(管)控区参与值守的“新兵”,但更多的是之前具有“几进几出”封(管)控区经验的“战士”。平房乡的基层工作者们,由起初的紧张不安早已转化成了内心的担当、责任与坚定,他们和国美第一城2号院的所有居民一起并肩作战!
“疫情不退,我不退”,“最辛苦的还是昼夜值守的‘大白’们”,纵然征途坎坷,荆棘密布,但胜利终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