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从安全角到“安全屯” 辖区充电设施实现全覆盖

日期:2022-09-19 11:58 来源:六里屯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自今年的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以来,六里屯街道接到有关“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等的举报、投诉大幅减少了。原来,自防疫形势日趋平稳后,街道辖区的充电桩安装工程又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辖区内的充电设施日益增多和完善,有效地减少了“飞线充电”和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广大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显著提高。

科学布局,实用惠民。自2018年起,街道采取分阶段、分批次的方式在辖区内安桩电动车充电桩。截至去年年底,辖区内充电桩安装数量达1000余个;今年,经多次现场勘察,确定新安装点位40个,在安装工程全面竣工之际,辖区内充电桩数量达2651个,实现了社区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在推进充电桩安装工程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不少难题。首先,确定安装点位需要多方面考虑。距离居民楼远了,影响居民充电积极性;但距离居民楼较近,家住一层的居民则担心不安全。因此,平安建设办公室对于每个小区的居民楼分布情况事先都要做到了然于心,科学布局,在社区协助下,选择适当的场地用于充电桩安装。

其次,收费也是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平安建设办公室与服务方协商惠民价格,按市场最低价格收取0.5余元/度的电费,同时收取的服务费确保不高于电费,即1辆电动车充满电的费用约1元多,居民们普遍能够接受。

由于街道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居民区的公共场地很有限,于是,城管部门协助平安建设办公室在一些小区周边选址,在距离小区不远于100米的位置适当安装充电桩,确保按照电动车与充电桩3:1的配比要求,完成每个小区的安装任务,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同时,为了节省空间,便于更多居民充电,街道还为各社区安装了充电柜。

多方联动织密安全网。充电设施完备了,就要充分发挥其为民服务的作用。街道和各社区在大力倡导居民使用充电桩和充电柜的同时,也加大监察力度。街道现已在辖区50%以上的高层住宅楼的电梯系统中安装了报警器,严查电动车上楼现象。

平安办联合消防、公安及社区采取错时检查方式,持续深入老旧小区、高层住宅小区、平房区、沿街商铺、电动自行车销售、物流寄递等场所进行执法检查,对“飞线充电”和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空间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劝阻、制止,并入户进行法规宣讲和批评教育。

各社区物业也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引导、督促居民安全充电;街道还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居民对电动车上楼、盗窃电动车等不法行为进行举报。多方联手共同打造安全充电的社区环境。

为了给广大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停车、充电环境,街道以群众呼声最高、改造难度最大的老旧小区为切入点,对小区内的车棚进行了升级改造。

升级后的车棚整合了电动车安全充电、安全知识宣传、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三项功能。升级改造后的车棚还有个颇具新意的名字——社区安全角。社区安全角安全、实用、美观,不仅铺装了地面,还敷设电管电线,安装插座,配备了专门的充电设备;同时,每个社区根据自身特点给各自的车棚确定了主题,通过棚体内外宣传,引导周边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今年,街道利用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继续为社区进行车棚升级改造,预计在改造全部完工之际,辖区内的社区安全角将达18个。

考虑到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对于电动车使用频次较高,普通充电柜难以满足其使用需求的实际情况,街道鼓励充电桩安装公司在繁华街区选址,安装换电柜,以便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在开展运输工作的同时,提前把备用电池充好电,以备不时之需。

党群服务中心通过非公党建服务联盟向新业态从业人员广泛宣传使用换电柜的益处,协助平安建设办公室做好辖区内的安全充电工作。平安建设办公室副科长李永乐表示,今后,街道将继续建管并重,夯实管理责任,并结合社区各自特点,优化配置,确保辖区全面实现车辆摆放有序,充电高效便捷,环境宽敞安全,助推咱六里屯成为广大居民住得既安心又舒心的“安全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