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会客厅|牛津大学新生齐聚,从三里屯启航,向世界前行!
9月4日,牛津大学2022新生行前会在三里屯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牛津大学中国学联的学长学姐们为大家讲解剑桥的衣食住行以及防疫小贴士,分享自己的在校经历。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秘书长王璞、牛津剑桥北京校友会负责人周霄蜚为即将启程的牛津校友们详细介绍了组织情况,并鼓励校友们学成回国后加入进来。北京市外办领事保护处处长吴秀峰发言,介绍领事保护与境外安全知识,提醒海外留学人员要充分了解所在国疫情防控政策,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碰撞和冲突,保持身心健康,采取预防措施,主动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必要时可拨打12308领事保护热线或联系我驻外使领馆寻求帮助。
朝阳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金晓倩介绍朝阳区区情,并表示,朝阳区长期致力于搭建归国留学生创业创新和联谊交友的平台,希望海归人才更好地融入社会、展现才华、施展抱负,为区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三里屯街道工委副书记白少飞代表三里屯街道工委办事处,对牛津大学新生行前会在三里屯举办表示由衷高兴,也欢迎即将步入牛津大学进行深造的同学们在三里屯相识,从三里屯启航。活力开放看朝阳,时尚潮流在三里。白少飞介绍道,三里屯这个经济、文化、时尚、潮流的标志性地区,是世界各地人才聚焦到北京来寻梦的最理想、最常见之地。提到三里屯,大家能联想到什么呢?第一个元素,是工人体育场。这是1959年新中国的十大建筑之一,第一届全国运动会、1990年的亚运会、国安的主场,许多知名歌手的演唱会在这里举办。新工体将在2022年底竣工投入运行,地上建设城市体育公园,地下新增商业空间,届时地铁3号线和17号线也将在这里交汇,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打卡地。
第二个元素是使馆区,驻华使馆和联合国驻华机构95家,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流交汇交融,成为三里屯文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最大资源禀赋。
第三个元素是酒吧。无论是90年代火起来的酒吧一条街,还是工体西路的夜店以及网红打卡店比较多的机电院,都让三里屯成为了夜京城的代表。
第四个元素是以太古里为代表的商业元素,也包括三里屯 SOHO、通盈中心、中国红街等商圈。作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主承载地,三里屯有着“品牌首店收割机”的称号。第五个元素是亮马河,目前,朝阳区正在推进全流域的治理和更长的通航,从亮马河往南到CBD的三里屯路慢行系统改造,将进一步串起CBD和三里屯商圈,达到1+1>2的效果。白少飞说,三里屯“麻雀虽小”,体育、文化、国际化、夜经济、时尚、商业、旅游、休闲等国际大都市的元素一应俱全,是首都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对即将出国深造的同学们来说,三里屯不仅是在中国平视世界的窗口,还可以作为大家在学业交流和学术研究中,讲中国故事、传中华文化、促国际交流的一个典型案例。白少飞表示,依托三里屯的国际资源、商圈特点和创新要素,三里屯街道正高标准推进建设国际人才会客厅。
未来,三里屯国际人才会客厅将建设国际青年交往中心、中西文化交流中心、民间交往汇聚中心,给大家提供全球人才服务大厅、国际创新孵化和加速器、国际艺术展览空间。三里屯国际人才会客厅会成为中外人才培养平台、中西国际组织孵化平台、项目对接转化平台,实现共享交流、学习阅读、创新活动、公共服务、创新孵化和产业加速等功能。希望大家在大洋彼岸的土地上,继续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三里屯将以最好的生态,服务最优的人才,作为“中国屯”“国际屯”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为广大青年人才搭建最好的舞台。期待留学生们通过三里屯这个平台,为朝阳、为首都北京和祖国的伟大复兴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