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街道夕阳红战“疫”服务队,发挥余热勇担当
自4月22日潘家园街道疫情出现以来,地区老党员主动向前一步,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影响和带动年轻党员及群众参与其中。武圣西里社区退休党员带领居民集结成立的夕阳红战疫服务队,就是这样一支队伍。40余名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给年轻党员们上了生动一课。
当时,小区刚升级成为临时管控区,武圣西里社区党委发出志愿者招募令。党员刘若敏看到后,便急忙给社区书记发去私信:“作为支部书记,用人之时必须有我!”于是,她成为了这支队伍里的牵头人。“请保持两米距离,做完核酸不停留。”刘若敏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配合社区做好小区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十栋楼700余户居民,“必须保证检测时不聚集,减少居民排队时间。”在她的带领下,大家经过现场踏勘,划定了核酸采样路线。几轮核酸下来,大家都为她点赞。提早到采样点摆放桌椅、消杀、帮居家隔离人员扔垃圾、照看独居老人、卡口处值守……刘若敏忙碌的身影在小区随处可见。邻居劝她这岁数该歇歇了,她却笑着答:“我不出来谁出来,这是我的责任!”
小区里老年人多,独居老人更是占到了30%以上。“我的药就要吃完了,怎么办?”“自己去医院取药会不会有被传染的风险?”小区临时管控让很多独居老人开始担忧。收到反馈后,老党员们开始想对策,“减少出门次数就是减少风险,咱们去代开药吧!”“我接种过三针疫苗,很多药我都清楚,让我去吧。”于是64岁的沈立云当上取药专员。“有的老人不会用手机,也不在群里。”代取药通知发布后,为了不漏一人,沈立云不仅在居民群里面收集信息,还上门逐户了解需要。“今天给您开了一个月的量,一共是143.6块钱,之前您给我200块,找回来56.4块,都给你写信封上了,您再对一下。”就这样,代取药业务顺利运转。沈立云每天折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小区之间。最多的一天,她为16位老人代开药,有时一天只有一个人,她也专门跑一趟,“老人上了岁数,不拿着药他闹心,我多跑几趟没关系!”
58岁的李玉华介绍,小区大多数家庭情况他们都掌握,谁家几口人,谁家孩子常年不在身边,谁家学生上网课,支部成员全清楚。这本“明细账”在管控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给许多人带来了温暖。管控后,退休党员们依据台账信息,将有需求的家庭情况发至群中,并发出了“有事您说话,大家来帮忙”的倡议。“20楼4门装修工的一名工人还在屋里,没有水和吃的。”“我放门口,一会儿我走了你再开门。”立马有邻居送去食物,还有的送去了自家炒的菜。“2门住着一位独居老人,孩子现在回不来,周边邻居帮忙多留心。”“给我老人电话,我同楼,交给我照顾。”……每一天,群里都是“有求必应”,让住在化实小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大家”的温暖。
“刘姨我还没入党,能加入你们吗?”“叔叔,我是党员我报名参加。” 退休党员们无私奉献,用责任与担当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同时也感染着院里的年轻人。“老党员结对带徒弟,相信我们的小区会越来越好!”刘若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