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得下来、冲得上去,下沉干部用实际行动助力平房战疫!
众志成城,齐心战疫。忙碌的身影,奔走的脚步,不停接打的电话,始终平缓的态度,他们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力量。以身作则,助力一线,用实际行动跑出战疫加速度,他们就是“疫”线保障军,市级、区级单位下沉干部。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司法局、市人民检察院、市纪市监委、市税务局、市交通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等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区财政局、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委农工委、区委社会工委、区园林绿化局、区税务局、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区政务服务局、朝阳水务集团等区级机关年轻干部,下沉到平房乡,奋战在防疫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5月7日,北京广播电视台下沉干部严玉鹏就下沉到平房乡来参加流调工作了。“没有上下班这一说,有活就得干”这就是他的工作日常,一直到现在。为了更好地工作,他自费买了降噪耳机,只为每次打流调电话的时候,既要能听清楚每个人的声音,又要快速记录每位被流调人员的轨迹。
被问及对流调工作有什么感受时,他多次感叹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不易,对自己一天24小时待命的工作轻描淡写。在家,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随时准备完成流调任务。在办公区,他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详细的询问每位被流调人员的行程轨迹,甚至有时还要“斗智斗勇”,以防被流调人员有瞒报轨迹的迹象。关键时刻“站出来”,重要时刻“冲上去”,这就是他,一名下沉干部的誓言!
凌晨12点,严玉鹏和他的流调小组“战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杜少元、国家大剧院舞台机械主管王家宁、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北京朝阳站地区执法大队李承谕一起,拨打电话对涉疫风险人员进行流调。
为及时有效阻止疫情蔓延,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抽调11名干部下沉驰援平房乡,队伍化整为零分别支援平房乡4个点位。在华纺易城社区,下沉干部武芳馨、鞠少红进入闭环组工作,她们穿着大白入户排查人员信息、统计社区居民数据、发放抗原试剂、收集抗原检测结果,从最开始的紧张忙乱到工作渐渐步入了正轨。
下沉干部鞠少红讲道,疫情防控就是争分夺秒的战场,面对疫情,我们感受到了每一个人的温情,无论是志愿者,还是社区居民,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关照,用温暖的目光,乐观的笑容,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您好,我是平房乡防疫办的工作人员,想问您几件事情”,朝阳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厅下沉干部武鑫蓉正在给居民拨打转运电话。自从作为下沉干部来平房地区支援抗疫工作以来,她几乎每一天的下班时间都是凌晨,甚至有时候是两三点。工作期间,她忙碌于处理各种信息,有时候到了晚上9点才吃到当天的第一顿饭。
打接转运电话是一件非常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每一天都要对接社区、酒店、和居民,要照顾到每个被集中隔离转运居民的心理,所以需要反复和酒店沟通。有一次,她接到了一个转运隔离糖尿病患者的电话,由于需要隔离酒店有单独的冰箱来存放胰岛素,所以她打了十几个酒店电话来协调。
这些天,没有一天她是睡踏实的,因为心里总是记挂着工作,她说,既然做了这个工作,就要扛起这份责任。
来找朝阳区财政局下沉干部张昆解决问题的几乎都是比较着急的居民,他的工作就是一一把大家的信息收集好,并记录存档,然后为大家耐心解释相关的政策要求。尽心尽责、严谨细致,这就是他的工作作风,也是他的工作日常。
汇总信息,看似简单的4个字却是一项工作量很大,且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在工作期间,不仅要同时解决来访居民的问题,还要保证每个人的信息都正确。能把简单的工作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没有言苦和累,也没有一丝的懈怠,这是张昆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体现。
“您好,您健康宝是提示弹窗几号啊?”朝阳水务集团下沉干部高雨嫣熟练地拿起居民的手机,跑进跑出,开始解决问题。她的手几乎没有一刻是停下来的,不停地拿笔记录下致电人的楼号,随后在电脑记录存档。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参加支援工作了。在遇到比较着急的居民来办事的情况时,她表示理解,毕竟平时大家遇到弹窗,黄码等问题,会影响出行。而她能做的就是第一时间的安抚,随后再耐心地解释。面对每一个问题,她都耐心解决,用她的温柔为战疫注入坚实的力量。
他们只是众多下沉干部的一个缩影,从核酸采样秩序维护到村、社区卡口值守、居民健康宝弹窗问题解答、解释相关政策、打人员流调电话……这都是下沉干部工作的一部分。
疫情来临时,他们说“我来”,困难发生时,他们说“我上”,他们冲锋在前,做疫情后部的保障军,筑起一层又一层的坚实堡垒,在战“疫”最前线,用实际行动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下沉干部,向“疫”而行,他们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