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无畏 载誉归! “最美”驰援,欢迎回家!
去无畏 载誉归! “最美”驰援,欢迎回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十八里店乡疫情形势严峻,防疫人员紧缺的关键时刻,崔各庄地区积极响应、迅速支援。他们凝聚成为一股暖心的“崔各庄力量”,前往十八里店乡开展驰援工作,助力打赢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请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赵晓铃、郭松、王智军、张宇、王肈辉、宋烨、雷军生、赵元浩、庞华。
星夜驰援 领命出征
5月11日晚11点,接到支援十八里店乡周庄嘉园B区抗疫的通知,来自崔各庄乡的8名党员干部和30名安保人员快速集结“领命”、分工部署……踏上了支援十八里店乡周庄嘉园B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战疫之路。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支援十八里店十里河村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奋战了7个日夜。
凝聚团队 高效运转
此次的支援中,有来自崔各庄及其他四个乡的二十多名工作人员,负责周庄嘉园B区的片区长是崔各庄乡副乡长赵晓铃,他同时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为尽快填补与前团队工作交接的空白期,新团队根据个人的经历与优势整合人员,迅速搭建起新的工作架构与体系:下分7个工作组,每组设1名领队,负责组内统筹、向上汇报及横向协调等。“如何把各个单位的同志的心劲儿,调动起来并糅合在一起,尽快进入状态,打开工作局面,是当初让我比较忐忑的地方。”B区片区长赵晓铃说,集合的第一个晚上,他几乎没合眼。
进驻当夜,刚回到宾馆的B区团队,就接受了一场“考验”。5月13日,周庄嘉园B区发现混检阳性试剂。凌晨4点接到通知的赵晓铃,一扫困意,随即召集人员。仅用3分钟,团队全员集结完毕。按照指挥部指示,连夜发布公告,对阳性患者所在楼进行封控管理,第一时间对阳性混检样本对应人及同住人实施落位管控,协助开展人员转运、现场流调……早8点,团队全员又投入到核酸检测组织工作中,还有物资运送、环境消杀、垃圾清运……5月14日凌晨1点,经过20来个小时的战斗,现场基本妥善处置完毕,大家方才轮流返回休息。“真是欣慰,我们的团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第一场战斗,就打出了团结,打出了意志,打出了良好作风”。赵晓铃感叹道。
优质服务 群众满意——郭松
为了做好后续服务保障,团队正式进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周庄嘉园B区2500人的居民情况台账,特别是服务需求情况。他们采取“线上统计+线下核实”相结合方式,一方面在线上以楼为单位,建立包含楼门长、下沉干部、包片医生、居民等人的数个微信群,及时统计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在白天逐户开展敲门行动,通过爬楼摸排,面对面核实人员信息。
“敲门行动工作量很大,小区没有电梯,无论是上门核酸检测还是挨家发放抗原试剂,我们都是一层楼一层楼的爬楼梯上下,一家一户的核实每个人的信息。辛苦是有的,但通过面对面沟通,我们与群众从陌生到熟悉,逐步建立起了联系和信任,群众也更理解我们的辛苦和付出。”在此次支援中,崔各庄乡工作人员郭松感慨颇多。他在负责群众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临时党支部组宣委员。
群众工作千头万绪,有一次,有位居民下楼做核酸后,发现钥匙忘带了,回不了家,急忙在群里求助。接到居民反映的情况后,郭松立即协调,该居民称自己的朋友家中有一把备用钥匙,郭松马上沟通让该居民的朋友通过闪送将钥匙送到小区外,并快速安排人员将钥匙送到居民手中,保证居民安全回家。忘带钥匙只是一个小插曲,平时谁家没燃气了,谁家停电了,谁家有人需要看病的,都要帮忙协调解决。对待居民的每一件小事,郭松都积极认真帮助解决,只为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群众满意。
日夜坚守 只为平安——王智军
5月12日清晨5点半,在十里河村抗疫一周时间“转战”到周庄嘉园B区工作后,王智军挑起了安保组组长的重担,日夜奋战在封管控区。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王智军凭借多年的一线执法检查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知识,对警戒区域、执勤职责、工作流程等进行详细周密的规范部署。
周庄嘉园B区共有86个单元楼,而只有100名安保人员可以调配,这无疑加大了小区内安保巡逻的工作难度。但为了封控区内的平安有序,王智军有序安排人手进行快递分拣投送、外围入口及单元楼栋保障等,而他每天也都会在小区内进行多次巡逻,遇到人手不足的情况,他也会第一时间顶上前去。
“对我来说,安保组工作就是迅速响应,落实各项措施。”王智军话不多,但他负责的卡口巡视、安保力量值守、快递分拣投送、爱心物资包配送、上门喂养宠物等工作井井有条。而他也有了3万多的日行步数,和“从1百到1千多”的居民物资配送件数。
“工作就是使命,岗位就是责任,有责就要有为,有为才有价值。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军龄的党员,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守在一线,保护群众生活平安稳定。”王智军坚定地说道:“这都是我的职责!”
一路奔跑 累并快乐——张宇
“您好,给您发了抗原试剂,请按照咱们群里发布的操作流程进行自测,并将检测结果发给我。”“您好,请排好队,保持两米间距做核酸检测采样。”这样的话,支援周庄嘉园B区的崔各庄乡水电公司工作人员张宇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
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张宇担任核酸检测组组长,虽说是组长,但运送核酸检测物资、搭建通道、统筹对接安排医疗力量、运送检测试剂管等各项工作他都全力以赴,“领导这么信任我,作为组长我当然要带头多干点。”张宇经常一路小跑,在现场协调核酸检测组各位同事圆满完成核酸及抗原检测要求。
同时他还负责B区6号楼的群众工作,6号楼有7户独居老人,用手机不熟练,每次挨户发放抗原试剂的时候,张宇都会帮他们做检测。“小伙子,看你跑得多热啊,喝瓶冰水降降温吧。”看到身穿大白服的张宇跑得汗流浃背,居民们拿出冰镇冷饮让他解暑,这让他十分感动。“这次的支援确实很辛苦,但是我感觉累并快乐着,我们的团队氛围特别和谐,我收获了成长,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居民淳朴的爱和支持。”作为支援团队中年纪最小的队员,张宇十分感谢团队的每一个人对他的支持和帮助。
细致严格做好处置——王肇辉
小区封控后,生活垃圾的妥善处理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而在此次支援工作中,东洲家园社区负责12345热线工作的王肇辉默默地担起周庄嘉园B区的垃圾清运和日常消杀重任。疫情防控既要实干更要细致。作为疫情防控保卫战的重要一环,封控区内的垃圾清运不能出现一丝纰漏。
每天7点不到,王肇辉和清运小组的其他成员已“穿戴”整齐,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工作:将居民放置到单元的两类垃圾(生活、医疗)进行消杀,而后分袋打包,再次消毒后进行装箱并运送至垃圾暂存点。
看似简单的工作,不停地弯腰、打包、装箱,一户挨着一户,一层接着一层,一幢挨着一幢,不敢放松丝毫。“这个工作不能马虎,不然大家都要跟着遭殃。”王肇辉说。
炎炎五月,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逐层逐户收运居民的生活垃圾。垃圾收集完后,王肇辉和其他成员还需要背着近30斤的消毒水,对小区公共区域和楼门楼道进行消杀。
“我们每天要清运2次垃圾,一天大概300箱左右,还要进行3次公共区域和楼门楼道消杀,穿着防护服跑上跑下一会儿就出汗了,一趟清运消杀下来就跟洗澡了一样”。王肇辉说,清运消杀组人少、工作量大,但为了减少感染风险、保障配送物资志愿者的安全,给居民一个清洁舒适安全的隔离环境,“战友们”从没有过抱怨。
日复一日,垃圾清运数量的叠加,构筑了一座隐形的防疫城堡。而王肇辉和来自高碑店乡的“战友”宁亚飞,因为工作认真负责,也被大家打趣称为“王飞组合”,背桶消杀、装袋码放、联系清运,夜以继日。他们用一次次奔波,一箱箱清运,保障了周庄嘉园B区的环境安全有序。
暖心守护步履不停——赵元浩
5月13日,参加支援的乡属企业工作人员赵元浩在对自己负责的11号楼开展上门核酸、摸排人员信息时,一位孕妇反映说自己的预产期快到了,想了解一下外出就医流程。赵元浩当即把就医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给了这位耿女士。据了解,封管控区居民外出就医需要提前报备,由工作人员全程陪同,确保闭环管理。耿女士的预产期转眼就到了,经与十八里店乡疫情防控就医保障组进行联络,上报了情况并申请了就医保障用车后,B区工作组按照防疫规定,让其签订了承诺书,并于当日为耿女士及其丈夫开具了通行证。
18日一早,赵元浩与另外一名工作人员驱车将耿女士及其家属送至了医院,办理好住院等相关手续后,再同家属一同返回封控区。“生了!8斤多的胖小子!”19日当晚,医院传来了好消息,耿女士已经顺利生产。“这是我们进驻B区以来转运的第一位孕妇,听到新生儿顺利降生的消息,大家都很开心。”参加支援的干部们说。21日,片长赵晓铃代表十八里店乡对产妇家属进行了慰问,家属表示十分尊重和支持防疫规定。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背后,是每一名疫情防控工作者的担当、奉献和付出,有每一名参与人员的汗水、坚守和无畏。是他们用逆行冲锋撑起希望,用身体力行传递温暖,用默默陪伴守护平安。23天的奋勇拼搏,各位“逆行者们”辛苦了,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