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品书人,带您遇见有思想、有温度的左家庄(四)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欢迎来到本期《以书相约,以书相悦》,我们用文化滋养心灵,每月与你相约,遇见爱书的你。
读者寄语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我们国家是一个诗的国度,哪怕没有上过学,至少也得会那么一两句唐诗,从小到大我们的求学路途上,就充满了诗歌,希望我们潜心读诗,让自己的胸怀变得更宽广,更大气。
书单推荐
中国是诗国。中国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中国诗歌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歌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乃至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诗歌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诗集是《诗经》,以后又产生了《楚辞》、《乐府》。两汉以前,中国诗歌以民歌为主;以后,虽然仍有民歌存在,也产生了不少的诗歌派别、群体,如建安派,豪放派,婉约派,古诗派,新诗派等等,但总的看还是以个人诗歌特点为区别标志的。于是便可列出一大串著名诗人,如曹操父子、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龚自珍等等。
唐诗美,举凡春花秋月,贬谪迁徙,风霜边塞等。在唐诗中都有栩栩如生的体现
通过描写天地万物,展现人间百态,一起来品鉴几首诗词,得到精神的休养与升华。
七言绝句代表诗作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本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士兵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和广阔。
七言律诗代表诗作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这首诗被人称为“古今七律之冠”,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五言古诗代表诗作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乐府诗代表诗作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解析: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正是诗词中传递的任地老天荒
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深刻情感
世界微尘中
我们总会抬起头
望着浩瀚的历史之源
目光里,满是倾慕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