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湖街道中路北社区:织密疫情防控网,当好社区“守护人”
疫情之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医生、不是护士,却也选择了勇敢逆行,他们排查核对居民信息、加强科学疫情防控宣传、组织居民核酸检测、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支援其他辖区核酸检测……他们是一名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接力“送温暖”,集中隔离有关怀
1月30日,刚结束14天隔离的中路北社区居民陈先生收到通知还需要继续7天的集中隔离,临近春节,家里还有老母亲和生病的女儿,陈先生心情有些崩溃,社区居干耐心安抚其情绪,表示会多帮他关心家里的事情,并一直保持微信联系。
隔离期间,陈先生又收到医院通知说母亲可能病危,他心急如焚,向社区寻求帮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房磊得知情况后,一边安抚陈先生的情绪,一边协调处理。最后决定让陈先生穿着防护服去医院看望母亲,好在老人家没事,陈先生的心也放下来很多,回到酒店继续集中隔离。
冬季天气寒冷,陈先生在酒店的房间暖气不足,跟社区居干联系后,社区把情况上报区里、街道和隔离酒店,然后去陈先生家里拿了电暖气,最后由街道的司机穿着防护服送给酒店工作人员。一步步接力,将温暖送到了陈先生的身边,也送到了他的心里。
守好“家里人”,居家隔离不隔爱
社区居干在守好“家门口”的同时,也时刻关心“家里人”。近期,中路北社区一对孙氏老夫妇需要居家隔离。由于叔叔和阿姨年纪都大了,不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吴津芳在与社区医生、疫情专干进行沟通后,让孙叔叔不必使用模板上报每日信息,直接打字或发语音都行。此外,吴津芳还一步步教孙叔叔如何发送共享位置和查看行程码,这让孙叔叔觉得省心多了。
“您今天身体有什么不适吗?”“身体很好,没问题”。“您需要买啥菜在群里说一声哈。”“好嘞,谢谢你”。吴津芳每天跟孙叔叔微信视频,时刻关心两位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老人的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
隔离期截止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为了让孙叔叔夫妇能好好过个年,初一凌晨零点,吴津芳便立刻上报系统,为他们解除隔离状态,夫妇两人均表示很感谢。
争当“先锋者”,志愿力量显担当
当街道要求辖区内进行重点人员核酸检测时,中路北社区居干们带头核酸、全方面积极动员居民、维护现场秩序,以最快的速度配合街道和医院完成居民核酸检测,做到了应检尽检。
在支援丰台和安贞核酸检测任务时,他们更是义不容辞,即使在休假,即使是过年,即使是孩子的妈妈……在特殊的时刻,他们都要“舍小家为大家”,为抗疫奉献力量。在现场,他们身穿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便不敢喝水,一遍遍嘱咐大家:“排好队,保持间距”“请准备好身份证”“请保持秩序”……
1月30日晚上10点社区居干郑颖在完成支援任务后,排查出自己包楼的一户居民要居家观察,当晚就要安装门磁,郑颖立刻从地铁里出来,同居干张凤萍一起连夜到居民家将门磁安上,确保及时管控。回到家已经临近凌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已经睡着了。可作为一名基层人员,她知道自己的责任就是为居民守好防控第一线。
结对“手拉手”,共治共建新格局
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朝阳区红十字会积极与社区党委对接,为社区捐赠防疫物资,为在抗疫前线的机关干部和值守人员提供服务保障。
2月15日下午,朝阳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秀芹带队,来到中路北社区参与“1+1”手拉手慰问活动,向社区捐赠防疫物资50个红十字急救包、600只口罩、两箱免洗手消毒液,为防疫一线提供物资保障。在和社区书记金慧谈话时,刘秀芹表示,社区居民如有需求,红十字会可以提供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活动,并给社区各界力量提供应急救护培训,提高应急救护能力。
下一步,街道及社区将持续发力,织牢织密防控网,为居民群众筑牢疫情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