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管委努力推动城市管理迈向精细治理新跨越
日期:2018-03-29 来源:区城管委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一)强化环境品质提升,在推进环境建设中持续孕育城市魅力。一是重点区域景观成片。全面推进“一街一路一线”、东大门景观廊道建设,逐步启动节点绿化建设,推动八里桥公园等61万平方米绿化提升工程。二是大街小巷靓丽成线。计划完成22条优美大街建设和336条背街小巷整治,让大街小巷成为有绿荫处、文化味。三是重要道路频有亮点。在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和京哈高速沿线选取多处节点,打造高密度视觉亮点。
(二)强化“大城市病”治理,在实施九项行动中加速城市品质提升。一是拆清结合,守好土地红线。将拆违控违与功能疏解、城乡结合部整治、廊道地区环境整治相融合,全年拆除不少于568万平方米,腾退土地568公顷。二是立体平面结合,净化视觉空间。治理立体景观乱象,推进三环内及奥运核心区周边支路通信架空线入地,启动三里屯、北京会议中心周;治理平面环境秩序,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乱点难点,深化“一口两线”路口管控,严查大望桥等74处地铁城铁站黑摩的,统筹推进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是源头出口治理结合,打好垃圾攻坚战。加强源头管理,出台《关于完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规范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生活垃圾增长量控制在2%左右,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30%达标小区;做好出口控制,加快焚烧中心三期、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等环卫处理设施建设,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达320万吨,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利用真空排导技术对全区1131座存量旱厕进行改造。
(三)强化考核体系建设,在注重常态管理中构建精细治理长效机制。一是用好网格管理大数据。筹建区级综合指挥平台,打造指挥朝阳的城市大脑,同时推进街乡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建设,研究构建“全覆盖、多维度、零缝隙、无死角”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用好综合考核戒尺。按照“城市一年一体检”原则,完善环境建设管理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切实有效的督查问责机制。用好群众工作法宝。依托街巷长、小巷管家、志愿者等,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动员社会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并在监督检查、基础设施等方面引入第三方,逐步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管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