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大项目>>项目介绍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
建设项目已受理项目公告
|
|||||||||||||||||||||||||||||||||||||||||||||||||||||||||||||||||||||||||||||||||||||||||||||||||||||||||||||||
项目名称:
|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
|
||||||||||||||||||||||||||||||||||||||||||||||||||||||||||||||||||||||||||||||||||||||||||||||||||||||||||||||
建设地点:
|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北里315号楼26-32号
|
公示时间:
|
2014-1-2至2014-1-16
|
||||||||||||||||||||||||||||||||||||||||||||||||||||||||||||||||||||||||||||||||||||||||||||||||||||||||||||
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
一、项目概况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类别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性质为非盈利性(非政府办),提供中医药治疗为主的特色服务,营业时间为8:00-17:00,全年365天运营。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北里315号楼26-32号,占地面积1892.375m2,建筑面积2831.29m2,设置地面两层,地下一层建筑进行经营,总投资260万人民币,来源为非财政补助(上级拨款)。本项目建成后预计共有职工88人,病床总数为21张,牙椅5张,年门诊量约为83950人次。本项目已经正常运营。
二、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情况
1、施工期
本项目已正常运营,在此不再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2.运营期
2.1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供暖依托市政集中供热,不自设锅炉房,不设停车场和食堂,不进行煎药,设备均采用电能,另外,本项目医疗污水处理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处理,不会产生臭气。因此本项目没有大气污染源,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2水污染源
1用水量及排水估算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和医疗用水。a生活用水:包括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生活用水,具体指盥洗、冲厕用水。b医疗用水:包括病房及门诊等处的诊疗、生活用水,具体为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清洁、消毒等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建成后最高日用水量为11m3,年总用水量为4015m3,具体用水情况见表1。污水产最高日污水排放量为8.8m3,年总排水量为3212m3。
表1 用水量估算表
2排水水质及污染物排放量
本项目不提供住院治疗服务,B超室仅进行检验,病房病床仅用作输液和病人治疗后休息,化验室仅进行血常规检查。因此,本项目外排污水主要为医务人员生活污水和门诊医疗和病房产生的医疗污水,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等。本项目医疗污水经消毒后与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
a、生活污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为1284.8t,根据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说明》,生活污水中各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浓度和产生量分别为:COD :300mg/L、0.3854t/a,BOD5:150mg/L、0.1927t/a,SS:200mg/L、0.2570t/a,氨氮:40mg/L、0.05139t/a。
b、医疗污水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北京市城市排水监测总站提供的本项目水质检测报告以及本项目的《医院污水处理初步设计方案》,本项目医疗污水水质可见表2。
本项目外排医疗污水量为1927.2t/a,包括门诊医疗、病房产生的医疗污水。
表2 本项目医疗污水水质及排放情况
注:粪大肠菌群浓度的单位为MPN/L。
2.3噪声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设备(提升泵、消毒装置、空调)噪声。类比得各噪声源强详见表3。
表3 医院噪声污染源一览表
2.4固体废物
本项目主要提供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特色医疗服务,本项目不提供住院治疗服务,B超室仅进行检验,病房病床仅用作输液和病人治疗后休息,化验室仅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疗污水经二氧化氯消毒装置处理后排放。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医院对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并根据污染情况的不同分别进行处理。
1一般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垃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生活垃圾总量为39.73t/a。
2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包括门诊、住院室内的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留观病房的病人垃圾等。医疗废物日产生量为7.75kg,年产生量为2.83吨,定期由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清分公司清运。
三、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有关规定。
(2)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
(3)地表水质量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4)地下水质量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排放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为一级医院,设有21张病床,5张牙椅。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规定,县级及县级以上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本项目医疗污水经消毒后与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排放的医疗污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预处理标准;生活污水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限值。
(3)固废处置标准
①一般生活垃圾
拟建项目排放的生活垃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第三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之规定。
②医疗废物
根据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2008]1号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有关规定,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本项目医疗废物处理按《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京卫计字[2009]81号,2009年12月)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外排污水主要为医务人员生活污水和门诊医疗和病房产生的医疗污水,医疗污水经消毒后与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
2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医疗废物
本项目严格按条例规定制定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及时收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分类收集细化到在产生医疗废物的基本单位,设置医疗废物收集容器与塑料袋,并在基本收集点提供垃圾收集的指导或警示信息。分类收集医疗废物的塑料袋或容器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不应随地放置或丢弃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及时转运:设计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转运医疗废物的车辆应便于装卸、防止外溢,加盖便于密闭转运,转运车辆应每日清洗与消毒。转运路线选择专用的污物通道,选择较偏僻、行人少、不接近食堂等高危区域的路线,并尽量选择人少的时间转运,转运过程中正确装卸,避免遗洒。转运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医疗废物暂存:本项目的医疗废物暂存点位于医院地面二层中南部。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两天。传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锐器)储存地建设为全封闭区,与其他的废物储存地隔开,且与医疗区、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有坚固的防渗透地基;传染性废物区用生物危险标志标明,便于医疗废物收集车辆进入;医疗废物每次清运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场所和设备、设施及时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应当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6年版)的规定。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由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清分公司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只要在运营后做好固废的分类收集、管理及处置工作,并加强对委托代处理单位的有效监督,产生的固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收集、封闭存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生活垃圾不随意丢弃,集中管理、处置,同时堆积、储存场采取防渗漏措施。
本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第三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之规定,该措施可行。
综上,在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后,本项目所产生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均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噪声防治措施
消毒装置、提升泵、空调安装减振基础,进水管道均应安装避振喉,穿墙的管道与墙壁接触的地方均应用弹性材料包扎。充气泵安装减振基础,穿墙的管道与墙壁接触的地方均应用弹性材料包扎。噪声现状监测结果显示本项目厂界噪声值能够达标。因此该措施可行。
五、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于2013年7月4日至2013年7月17日在项目周围最近的居民敏感点芍药居北里315号楼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四单元、芍药居北里316号楼一单元入口处通过张贴公告的方式进行了现场公示。同时,建设单位委托环评单位于2013年7月4日至2013年7月17日在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网站(www.huaxiaboxin.com)上进行了第一次网上公示。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环评进行阶段,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18日~2013年7月31日在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网站(www.huaxiaboxin.com)进行了第二次公示(报告书简本公示),两次网上公示及现场公示期间,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均没有收到任何形式反馈信息,表明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没有反对意见。同时还进行了公众调查表的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100份问卷。公众参与调查表明:公众对本工程项目建设支持占80%,没有反对意见。可见,周边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对公众参与的结果予以采信,认为广大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是支持的。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对加快朝阳区的保健卫生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项目的建设虽然产生一定的污染物,但各污染源均进行了必要且有效的污染物防治措施,经过治理后均能够达标排放,且其排放量有限,对外环境的影响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从环境角度看是可行的。
|
||||||||||||||||||||||||||||||||||||||||||||||||||||||||||||||||||||||||||||||||||||||||||||||||||||||||||||||
公示期间,公众可以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咨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情况。
|
|||||||||||||||||||||||||||||||||||||||||||||||||||||||||||||||||||||||||||||||||||||||||||||||||||||||||||||||
建设单位名称:
|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联系人:
|
李娜
|
联系电话:
|
64030283
|
||||||||||||||||||||||||||||||||||||||||||||||||||||||||||||||||||||||||||||||||||||||||||||||||||||||||||
环评单位名称:
|
北京华夏博信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公彦庆
|
联系电话:
|
62986953
|
||||||||||||||||||||||||||||||||||||||||||||||||||||||||||||||||||||||||||||||||||||||||||||||||||||||||||
受理单位:
|
北京市朝阳区环境保护局
|
项目负责人
|
杨女士
|
联系电话
|
65003202
|
||||||||||||||||||||||||||||||||||||||||||||||||||||||||||||||||||||||||||||||||||||||||||||||||||||||||||
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采取信函、传真或留言方式,向区环保局提出建设项目审批的有关意见和建议,请注明“对某项目环评审批的意见或建议”,并留下联系方式(姓名、地址、电话、或者邮箱等),以便我们及时答复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