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大项目>>项目动态

朝阳区工商联(商会)三项措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日期:2014-09-24 来源:区工商联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部署,朝阳区工商联(商会)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根据总书记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7点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三项措施,立足朝阳区实情,引领会员企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搭建三地合作交流平台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区域分工优化和产业布局调整,不仅有助于三地经济、社会优化发展,而且对交通、环保等行业有重大利好,其中离不开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的积极配合。朝阳区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市区,非公企业占绝大比重,朝阳区工商联充分发挥对非公企业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围绕工商联的商会属性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商会在组织协调企业、市场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加强信息交流,促进企业合作,真正起到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企业宣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帮助企业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得机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与津冀各地工商联搭建沟通桥梁。朝阳区工商联(商会)积极加强与周边地市、尤其是隶属天津市、河北省的各地工商联的交流与沟通,目前已参加天津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举办的“北辰区发展环境说明会”,“北京-唐山海港开发区合作洽谈暨签约仪式”,与天津驻京办、天津市宁河县、天津市西青区、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河北省唐山市、河南省信阳市等地的相关领导进行座谈,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通过地方工商联进一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形势、政府招商政策、产业结构等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的地区进行分类,准确找出适合朝阳区工商联(商会)会员企业产业转移发展的对接地区,更好的为会员企业传达有用信息,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下基础。
    (二)为京津冀三地企业制造当面交流合作的机会。朝阳区工商联(商会)每月举办大型民营企业主题沙龙活动,通过津冀各地工商联的协助,邀请京津冀三地企业家共同参加,在解读最新政策、分享热门话题的同时,为三地企业家提供一个直面交流的平台,拉近三方之间的距离,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及时进行信息资源互换共享。目前,朝阳区工商联(商会)以《企业融资的方法与技巧》、《企业新三板挂牌介绍》、《企业微营销》、《企业融资对接会》、《企业融资操作务实》、《企业上市操作务实》、《企业微营销操作务实》、《近期经济形势分析及朝阳区商务发展情况介绍》、《股权众筹行业发展及案例分享》、《股权融资》、《税务筹划》、《法律风险防范与识别》为主题,共举办了五期主题沙龙活动,总计邀请了天津市宁河县、河北省承德市相关领导及来自天津、河北、北京市朝阳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代表近700人。
    (三)建立“京津冀一家亲”微信群。朝阳区工商联(商会)以传播社会正能量、发布市场真信息、介绍三地新政策、提供发展好商机、合作共赢一家亲为宗旨,邀请京津冀三地政府、工商联领导、企业家代表们加入“京津冀一家亲”微信群,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随时交流沟通的平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
    二、带领会员企业“走出去”
    朝阳区工商联(商会)开展一系列考察调研活动,带领会员企业深入津冀各地,就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招商引产政策、交通环境、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当地发展的真情实貌,了解津冀各地域特色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根据朝阳区工商联(商会)会员企业特点,组织意向企业及对口企业进行深度考察,加深会员企业对津冀地域的了解,促进会员企业与津冀地域达成合作意愿,成功转移升级。目前,朝阳区工商联(商会)领导先行考察了河北省廊坊市燕郊开发区、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县、河北省唐山市等地,并率会员企业赴天津市宁河县、河北省承德市、河南省信阳市进行实地考察,组织有合作意向的会员企业就天津市宁河县京津合作园区总部基地进行二次项目对接考察。
    (一)先行实地考察 打好前期基础。为带动朝阳区工商联(商会)会员企业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根据不同会员企业的行业特点及发展需求,帮助会员企业寻找转移落脚点,促成产业对接合作,区工商联(商会)领导到津冀各地进行前期考察,整合当地经济发展实况、招商引产优惠政策、交通环境、产业发展趋势、是否符合会员企业发展等资料,为下一步引领会员企业向津冀各地转移及合作做好前期准备。
    (二)有针对性地带领会员企业走进津冀。通过前期信息收集及资料整合,根据津冀各地招商条件及发展特色,结合会员企业实情,朝阳区工商联(商会)分批带领企业前往进行实地考察,让会员企业对当地实情有直面了解,打消会员企业因对津冀招商地域不熟悉、政策不了解、经济实情不清楚导致的投资迟疑,为企业与当地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合作机会,促进双方发展。
    (三)带领意向企业进行深度项目对接洽谈。朝阳区工商联(商会)对去过津冀实地考察的企业进行分类,建立信息统计表,通过后续回访,收集企业需求,组织有合作意向及产业对口适合当地发展的会员企业进行深度项目对接考察,针对可合作项目进行项目对接洽谈,从政府机构层面与当地政府及工商联商讨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企业与当地达成合作。
    三、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
    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促进区域间产业形成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朝阳区工商联(商会)积极协调会员企业与周边地市的合作关系,建立京津冀三地协调合作机制,资源互换共享,争取形成上下游产业对接,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一)邀请周边地市来我区实地考察。除带领会员企业“走出去”外,朝阳区工商联(商会)还积极进行“引进来”策略,结合朝阳区实情,立足区域经济规划,邀请周边地市来朝阳区进行合作洽谈,优化朝阳区产业结构,吸引周边地市高端产业在朝阳区投资,逐步促进区域高精尖产业模式形成。积极响应“中国光彩事业信阳行”,邀请红色革命老区河南省信阳市有关领导来我区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寻两地产业、尤其是家具家居产业上下游的商机。
    (二)拓宽信息渠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及座谈会,已收集到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宁河县,河北省承德市、唐山市、唐山京唐港、唐山曹妃甸、大厂回族自治县,河南省信阳市等地的招商优惠政策、实际发展详情,实现三地产业信息、招商引资信息、优秀会员企业信息、项目对接等信息互换,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发展情况及要求,有针对性地为津冀地域提供符合条件的会员企业信息,打破“一亩三分地”思想,“抱团”发展;依托朝阳区工商联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订阅号,将津冀地域招商引资政策、项目对接信息、地域特色简介等信息进行宣传发布,扩大影响,提高认知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津冀地域发展,推动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协作。
    (三)加强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开展《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实践产业转移升级的方法途径》的课题调研,深入会员企业,吸取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成功经验,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探讨企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更好地配合区域经济调整,实现产业转移。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朝阳区工商联(商会)积极协调解决,尽最大努力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并对在企业产业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成效的企业进行大力宣传。
    目前,朝阳区工商联(商会)已与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宁河县,河北省承德市、河北省唐山市、唐山京唐港、大厂回族自治县签署了友好商会和合作协议,分别考察了7个地区的38家企业,对24个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有关投资项目正在深度考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