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统计信息>>最新数据
798艺术区统计方法探讨
日期:2010-08-24 来源:朝阳区统计信息网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内容摘要:作为北京市首次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进行的政府调查798艺术区专项调查既是适应新形势需求进行的一次突破和尝试,也是丰富和完善统计工作的一次经验积累。本文在总结、反思每一个调查细节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五点思考,对本次专项调查的所做、所感、所悟进行了梳理,为今后开展完善艺术区的统计工作提供参考。
为提升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服务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2010年7月朝阳局队主动开展798艺术区专项调查。此次调查是全市首次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政府专项调查。与日常统计工作相比,所面对的机构性质、经营类型、活动特点均有较大不同。调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结合艺术区实际情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在认真总结和梳理本次调查经验的基础上,对798艺术区以及其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今后开展统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理设计报表 迈出关键一步
报表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因此不能简单照搬日常统计的模式,必须结合区域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且有操作性的调查表。
本次调查前,通过实地进入798艺术区调研,以及多次与北京市统计局、798建设管理办公室沟通座谈,我们对艺术区内机构的类型分布、业态特点都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为报表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针对园区特点,我们在设计报表时主要把握了两个原则。一是财务指标化繁为简。艺术区内中小规模的个体经营户较多,绝大多数都没有规范的财务记录。因此在设计财务指标时舍弃了日常统计报表中很多繁杂的指标,只保留了“资产总计”、“营业收入”等五个能够反映总体形势的基本指标,方便机构填报,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的可得性。二是通过经营指标综合把握整体概况。此次调查专门设置了基本情况和业务活动两大部分指标,针对园区机构经营类型、主要业务、入驻时间以及与文化艺术交流相关的活动进行数据采集,丰富了调查内容,整体把握了艺术区的现状。
通过以上做法,较好地做到使报表设计更好地贴近艺术区特点,还原了艺术区本貌。因此,我们认为在实施调查之前,认真对待报表设计,再三斟酌后筛选出贴近艺术区特点,同时又兼具可操作性的指标;组织构架出合理的报表结构,是顺利完成调查的关键一步。
二、采取科学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了全面普查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对于首次对艺术区进行摸底是基本适用的,但对于今后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其他统计工作是否适用还有待斟酌。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从2010年上半年的主要财务指标来看,艺术区三分之二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北京奥特维科技开发总公司、北京七星飞行电子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机构,而这些机构按规定均是应纳入到日常统计中的规模以上单位。因此,通过现有的统计体系,已基本能够掌握艺术区的主要经济情况,无需频繁进行全面调查。
第二,通过此次调查发现,798艺术区最频繁的变化莫过于机构的迁入、迁出情况。如果艺术区管理部门在机构入驻和离开时把好关,理顺流程,明确需要办理的手续,则通过名录库管理的模式,完全可以对艺术区机构变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不仅同样能够保证准确性,及时性又更胜于全面普查。
因此,在综合以上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工作,我们认为在对艺术区进行过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再进行后续的统计工作,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式:日常由艺术区管理部门对机构变动进行名录库管理;统计部门按半年、年度采集、发布艺术区规模以上单位的主要指标数据;统计部门每五年一次通过经济普查采集、发布艺术区内全部单位的主要指标数据。
三、充实统计内容 做好基础工作
将艺术区统计与日常统计工作以及大型普查工作相结合是提高调查效率且具有实操性的方法。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有两点建议。
一是借助日常工作充实统计内容。艺术区有其特有的业态和经营活动形式,而我们平时的统计工作中缺乏对这些数据的监控和掌握,因此应注重这些相关数据与年报和普查数据的结合,将这些特色指标加入到我们的统计内容中,在充实统计内容的同时,完整地反应出艺术区的整体发展变化。
二要扎实做好统计基础工作。在将此次实地踏查的798艺术区机构情况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时,我们发现有部分单位由于在经济普查时填写的经营地址不准确,或是建筑物编码有误,导致利用经普结果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加工汇总出的798艺术区单位情况与实际有一定偏差。例如,经实地踏查华润超级市场有限公司位于798艺术区外南侧,而经济普查结果却将其纳入进艺术区范围。同类错误还导致其他多家单位在区域划分问题上出现偏差。因此,在今后进行统计工作中,特别是要借用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加工的大型的普查中,更要将前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为后期数据提取、汇总夯实基础。
四、部门联合 增强调查力度
通过此次调查实践,我们明显感觉到单独依靠统计系统的力量完成艺术区的专项调查,在力度上有所欠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艺术区内绝大多数机构是个体经营户或规模以下单位,而这些机构一直以来并没有正式纳入到日常的统计范围内,因此基础工作不扎实,统计意识也相对比较薄弱,对于统计工作的配合度不尽理想。在本次调查中,有多家机构以各种理由推脱、延迟填报调查表中个别相关指标,经调查人员多次上门沟通、解释以及核实才能最终完成报送。
另外,艺术区统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能局限于对主要指标的收集汇总,更应结合实际工作,及时有针对性的关注和评估艺术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例如,关注重要项目落地实施或是资金投入情况对艺术区各方面所产生的实际作用等。而这些综合信息的采集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沟通,从而形成资源共享的机制。
因此,在今后的艺术区统计工作中,要多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可以尝试由艺术区的相关管理部门与统计机构相互配合的组织形式,通过园区管理的渠道完成各类数据采集工作,一方面提升艺术区内机构的配合度,同时也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五、重视以统计服务回馈艺术区 形成良性循环
开展艺术区统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监测艺术区的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统计服务来引导和促进艺术区健康、平稳发展。因此,将统计成果反馈艺术区、服务艺术区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方面统计服务为机构与园区搭建了沟通协调的桥梁。通过统计服务反馈,艺术区及时了解机构在发展中新动向、新趋势,迅速采取措施,有侧重的进行帮扶或疏导。通过及时、有效的服务为艺术区留住支撑力量,培育潜力增长亮点,促进艺术区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统计服务在为艺术区发展提供助推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体现了工作的价值。通过最新的统计数据和趋势分析,可以适时地反应出艺术区的活跃度,总结出园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这些信息的发布、宣传,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艺术区影响力和号召力,为艺术区带来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统计服务回馈艺术区,在实现统计工作价值的同时,也在艺术区内加强统计宣传、树立统计威信,创造更加良好的统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