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三农信息
朝阳农村地区把握关键 统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日期:2012-02-03 来源:朝阳区委组织部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农村系统基层党组织主动适应城市化发展变化,根据不同发展区域、发展水平和群体需求,采取分类指导、分类探索的方式对社会服务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
(一)注重农村地区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集中全部精力聚焦创建、整合各方资源服务创建、动员全部力量参与创建,积极对接区委348项创建指标,坚持创建惠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落实176项为民办实事工作,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4类、189项社区(村)“惠民小工程”,使创建过程成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过程。实施“百日整治”行动,深入解决了一批在环境建设、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绿化美化等方面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农民艺术节、农村文化大院、国学讲座、百姓沙龙、地区运动会等农村特色文化活动,全面展示农村地区干部群众的良好状态和经验成果。树立文化品牌、实施典型带动战略,涌现出黑庄户的“快板刘”、三间房的“盛世雄风”、东风的“步步高”等极具民族、民俗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
(二)注重农村社区化管理与社区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基层党组织不等不靠,主动转变观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经验,对传统村落进行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平房乡、南磨房等乡按照建设标准化、村庄社区化、人防专业化、技防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的思路,对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管理机制、服务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规范改造,实现了村庄管理秩序化,逐步构建了全时、全覆盖的地区服务管理模式。全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十八里店乡、来广营乡、太阳宫乡等社区党组织以规范社区服务站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健全运行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努力建设一批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管理手段科学、人际关系和谐、公众参与广泛的新型农村社区,现已有134社区通过规范化验收,为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三)注重常驻人口与流动人口同步服务。基层党组织以主动调控人口规模为切入点,将流动人口纳入地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行4米以上人均租住标准,坚持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同宣传、同教育、同部署、同管理”,逐步建立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为突破口,资源有效统筹,部门配合联动的维护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东风乡将台洼党支部注重强化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服务,在就业、子女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市民化”待遇,逐步形成了“聚到一起,融到一起,乐到一起”良好氛围。高碑店坚持“双向、三级、四个一”管理模式,(“双向”管理即地区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共同进行管理;“三级”管理即地区工委、基层党总支和社区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合管理,“四个一”即每人一证、每人一卡、每季一访、每年一评),切实形成流动有序、管理有章、教育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注重就业保障与公共服务同步改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解决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土地储备区域为重点,深化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工程,强化公共就业服务,2011年培训劳动力9028人次,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升。落实劳动力就业促进政策,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农民及时就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促保障、转居稳保障,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3.5万名劳动力通过就业参加城镇职工保险,2298名农民转居转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平房乡幼儿园投入使用,将台等5个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快实施;北京二中、汇文实验小学等6所名校落户农村。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完成将台梵谷水郡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地区文体设施建设,建成居家健身工程100余套。
(一)注重农村地区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集中全部精力聚焦创建、整合各方资源服务创建、动员全部力量参与创建,积极对接区委348项创建指标,坚持创建惠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落实176项为民办实事工作,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4类、189项社区(村)“惠民小工程”,使创建过程成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过程。实施“百日整治”行动,深入解决了一批在环境建设、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绿化美化等方面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农民艺术节、农村文化大院、国学讲座、百姓沙龙、地区运动会等农村特色文化活动,全面展示农村地区干部群众的良好状态和经验成果。树立文化品牌、实施典型带动战略,涌现出黑庄户的“快板刘”、三间房的“盛世雄风”、东风的“步步高”等极具民族、民俗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
(二)注重农村社区化管理与社区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基层党组织不等不靠,主动转变观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借鉴城市社区管理经验,对传统村落进行社区规划和社区建设。平房乡、南磨房等乡按照建设标准化、村庄社区化、人防专业化、技防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的思路,对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管理机制、服务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规范改造,实现了村庄管理秩序化,逐步构建了全时、全覆盖的地区服务管理模式。全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十八里店乡、来广营乡、太阳宫乡等社区党组织以规范社区服务站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健全运行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努力建设一批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文化生活丰富、管理手段科学、人际关系和谐、公众参与广泛的新型农村社区,现已有134社区通过规范化验收,为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三)注重常驻人口与流动人口同步服务。基层党组织以主动调控人口规模为切入点,将流动人口纳入地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行4米以上人均租住标准,坚持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同宣传、同教育、同部署、同管理”,逐步建立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为突破口,资源有效统筹,部门配合联动的维护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东风乡将台洼党支部注重强化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服务,在就业、子女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市民化”待遇,逐步形成了“聚到一起,融到一起,乐到一起”良好氛围。高碑店坚持“双向、三级、四个一”管理模式,(“双向”管理即地区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共同进行管理;“三级”管理即地区工委、基层党总支和社区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合管理,“四个一”即每人一证、每人一卡、每季一访、每年一评),切实形成流动有序、管理有章、教育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注重就业保障与公共服务同步改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解决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土地储备区域为重点,深化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工程,强化公共就业服务,2011年培训劳动力9028人次,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升。落实劳动力就业促进政策,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农民及时就业。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促保障、转居稳保障,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3.5万名劳动力通过就业参加城镇职工保险,2298名农民转居转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平房乡幼儿园投入使用,将台等5个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快实施;北京二中、汇文实验小学等6所名校落户农村。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完成将台梵谷水郡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地区文体设施建设,建成居家健身工程100余套。